读随笔与写随笔,是我的兴趣之一。
我们的许多想法是不成体系的,零零碎碎出现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大多数的想法,都是想想就过去了,有一些却会留存下来,变成记忆。生命也因为有了这些记忆而变得鲜活起来。
写随笔不像填实验报告单,有规则,有套路,有框架。它是一个决定权完全掌握在写作者自己手里的文体,这也是我最爱写随笔的原因。
在每一个不同的环境和时间段,我们产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我曾在夏日的清晨带着弟弟妹妹们爬上村里的土山,看太阳缓缓升起,看朝阳覆盖着的美丽村庄,坐在田埂上写下心情;也曾在读完一本好书后心情澎湃,奋笔疾书;我还喜欢趴在被窝里,一边哭一边写下一些伤心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那只是脑海里虚构的想法而已。
每当重新翻开这些纸页,都会勾起一些回忆,无论悲喜,在回忆里都变得多彩起来,丰润起来。
昨天读了一本随笔集,中国老牌文学家韩少功老师的作品。他崇尚自然,崇尚真善,崇尚平凡,他的作品,颠覆了我的部分观念。
文明与不文明,方便与不方便,有用与没有用,从两个视角看,竟可以完全颠倒过来。在中国,随地大小便是不文明的,在印度,只有下等人和不可触摸者才会用厕所;在城市,交通贸易自然方便,在乡村,想呼吸新鲜空气大可不必开车若干小时去寻找森林公园;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创造出了大量的生活用品,也有人宁愿千金散尽去资助一些素不相识的学生。换个角度,我们曾定义的许多,竟都是蒙蔽了自己的。
读一本好书,从一个极聪明极善良的人脑海中窥得一星半点,足以让我兴奋地睡个好觉。
(看完书后又看了一集又一集电视剧,导致凌晨四点才睡觉,不妥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