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证券市场不谋胜,先谋不败
作者坦然即便是在证券行业工作10年、20年的“老司机”,仍然可能对趋势判断错误,也许还是损失比较大的错误。
但这并不是个人水平问题,因为金融市场代表所有投资者的意志。
从视觉系统传输到认知系统,信息可能被扭曲,即便无延迟传输,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体系不同,对同一个信息的理解也会不同。
所以股价虽然长期由公司基本面决定,但短期我们无法准确预判每个个体的决策,短期基本面会和实际股价出现偏差,甚至很大。
那我们该如何判断市场呢?借用一个经典问答,
问:“杜鹃不鸣,当如何?”答:“待其鸣!杜鹃不叫,我就等,只要不是生理上的缺陷,它不可能永远不叫。”
整体市场乃至具体的股票都是如此,好公司还要遇到好价格,也就是合理的PE、PEG、PB。
如果估值太贵,那该如何?一个字“等”。
历史表明,任何股票都有便宜的时候,波峰和波谷永远是相对存在的。
而且投资市场也不是考试,只看对错。
它更像写作文,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完全基于你的所见、所思、所感,只要不偏离主题,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写任何领域都可以得到高分。
所以守住自己的能力圈做大概率的事,慢慢等待那又慢又好的球出现,然后坚定执行策略,低买不卖,我们终将成为那10%盈利的少数。
二、新的美林投资时钟
作者将名义利率(十年期国债利率)和实际利率(十年期国债利率-CPI)加入美林投资时钟。
新的投资时钟从美林的4个阶段变成了7个阶段,分别是衰退前期,衰退后期,复苏前期,复苏后期,过热期,滞胀前期,滞胀后期。
衰退前期:政策还未发力,利率开始下跌,债券最好。
衰退后期:政策开始加码,刺激经济。例如明确降息,降准,各种大会开始呵护市场,开始基建逆周期调节,这时股票开始走牛,债券也不错。站在2022年6月就是这个阶段,所以现在没有任何卖出的理由。
复苏前期:GDP和净利润增长得到确认后,股票继续走牛,债券可能还有最后一涨,股票最好。
复苏后期:实际利率见顶后,复苏进入下半场。股票继续涨,利率跌不动了,债券利率开始震荡上升,进入熊市,股票最好。
过热期:政策开始转向,收紧流动性,债券利率上涨,商品开始走牛,股票最后一冲。
滞胀前期:通胀快速上行,股票开始下跌,利率继续上涨,债券还是熊市,商品最好。
滞胀后期:政策上继续缩紧流动性,利率上涨,债券熊市,股票下跌,通胀开始增速放缓,实际利率会因为通胀的斜率而先降后升。这时商品也开始下跌了,现金最好。
一轮周期从复苏开始,衰退结束。最近的一轮从2019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衰退接近尾声了。
三、牛市的三个阶段:孕育期,爆发期,泡沫期
孕育期:盈利回落、估值修复。在这一阶段基本面尚未从衰退中走出来,但是政策已经开始加码托底经济,宏观流动性宽松带动市场上行。这个阶段市场进二退一,回吐较大,整体偏震荡,为牛市全面爆发做准备,也就是现在。
爆发期:戴维斯双击。前期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基本面也开始复苏,政策维持宽松与基本面上行推动A股盈利估值戴维斯双击,牛市全面爆发,这个阶段市场涨幅最大。
泡沫期:宏观政策在确认基本面见底回升后开始退出,宏观流动性开始收紧,但企业盈利增速依旧在高位,情绪也更为乐观,与此同时,估值继续上行,市盈率变成市梦率。
四、盈利趋势预测指标
盈利见底前部分领先指标率先企稳,政策底、市场底、业绩底依次出现的特征非常明显。
政策底之所以领先于业绩底,主要源于流动性周期领先于经济增长周期,经济增长周期领先于通胀周期。
领先指标共有五个,即社融存量和贷款余额增速(反映货币政策)、基建投资增速(反映财政政策)、PMI/PMI新订单(反映制造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早周期行业)以及汽车销量增速(早周期行业)。
回顾历史,每次盈利见底之前,以上指标都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企稳回升的迹象。
当然这些指标其实也不需要特意搜集,只需要关注GZH“股市荀策”即可,荀玉根博士会定期分析这些指标,判断市场和行业走势。
现在已经有三个指标企稳,分别是社融存量/贷款余额/M2同比、基建投资累计同比,PMI/PMI新订单低点出现在今年四月。
至于同步周期指标共有三个,分别是库存周期、工业企业利润周期以及PPI周期。这些指标可以用来验证预测指标的可信度。
五、未来超越市场的两大行业,科技和消费
从市值占比看,2020年末A股科技、消费、金融地产为15.3%、30.7%、23.5%;美股分别为33.2%、35.0%、14.3%;
从净利润占比看,2020年A股科技、消费、金融地产行业分别为5%、13%、58%;美股科技、消费、金融地产分别为39%、31%、37%。
对比美国历史,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未来注定是科技和消费行业大发展的时代。
科技行业主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
消费行业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白酒、家电、医药、汽车。
这些行业注定是十倍、百倍牛股的集中诞生地,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成为苹果、微软、谷歌、可口可乐、特斯拉,所以买行业指数和行业主动基金是一个大概率能赚取超额收益的事。
至于策略就是根据基本面和估值,采取定投的方式,逢低买入,长期持有,享受行业的高增长。
七是主动基金跑赢A股市场仍然是短期的共识。考虑到我国投资者机构化无疑是个漫长的过程,短期来看,我国仍然是散户占大头的市场,从而公募基金更容易获得超越市场的表现,所以对A股个人投资者而言,买基金是胜率更高的选择。
六、主动基金跑赢A股市场仍然是短期的共识
在长周期视角下观察美股基金的业绩,可以发现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美股体量越大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收益率越高,二是美股主动管理型基金普遍难以跑赢指数。
但与美股相反的是,A股机构投资者大概率能跑赢指数,且长线投资者更易胜出。
有数据显示A股股票型基金2005~2020年复合年化投资收益率为15.4%,同期沪深300为10.9%。
然而从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散户收益数据来看,A股各类型散户平均年度收益却均为负数。
而且有数据发现,美国机构投资者市值占比为56%,而2020年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只有20%。
所以我国公募基金表现好主要是因为A股仍然是散户为主的市场,而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专业能力更强,A股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的收益率更容易超越市场。
未来我国机构投资者占比规模势必将逐步向美国靠拢,但考虑到我国投资者机构化无疑是个漫长的过程。短期来看,买基金是胜率更高的选择。
所以我们既要立足长远,保持对指数基金的关注;又要顺势而为,把握当下,多用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
最后作者去往世界各地路演的随想也是很有意思,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看见世界越广阔,自己的心胸也就越宽阔,正所谓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