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敏感的动物,总是能轻易的判断出同类。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话,俗语和道理都是前人经过教训得来的经验,否认是没有用的。
你是什么样的人,应该在哪一个层次,从你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也是心理学所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一个人要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原生家庭十几年都没有提升的情况下。
山鸡要想变凤凰,何止要脱一层皮,那要从根源处抽筋洗髓。如果一个人能完全洗去原生家庭影响,那无疑是等于重生。其中要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不亚于用钢丝球刷肉。
原生家庭所在的社会地位越低,相应要付出的努力就要越多,还要把基因带来的相貌身材的影响考虑进去。人无疑是分三六九等的,除了社会地位的阶级,还有人种类别的阶级。
国外不乏出身卑微但因为身材相貌得天独厚进而被发掘成为国际名模的例子。纳塔利·沃佳诺娃(Natalia Vodianova)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她的成功当然还包括她的付出。要登上国际T台,讲标准流利的英文,讨好性格怪异脾气恶劣的奢侈品牌的掌门人,单靠皮相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说美丽和运气也是实力,那是因为美丽和运气都是旁人没有办法夺取的。
可悲的是,你越努力的摆脱原生家庭,却越能深刻的体会到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我将它称之为基因行为。女孩长大了会渐渐觉得自己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像母亲,例如厨具的摆放,收纳衣物的顺序等等,即使你从来没有模仿过母亲的行为。男孩也会无意识的模仿父亲对待女性和面临恐惧的举动,例如向女性表明存在感的方式,或者是面对突发状况的反应。除非是孩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比父母更鲜明的引导目标,否则一般都不会走的太偏。
我坚信人性本恶,而你人性中有多少善良的成分,对恶行的包容程度,都取决于原生家庭中善恶成分的构成。这里的原生家庭还不仅仅是父母,还包括父母所在的原生家庭。
青少年在成长期间,同龄人的影响往往会比父母来的更直接和更有说服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更适用于朋友之间的互相影响。个性的多样化通常都是在同龄人的引导下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