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称长安。十三朝古都(有的说是十六朝),历史上的汉唐盛世都是建立在西安。唐帝国最鼎盛的时候被号称万国来朝,当时的长安就相当于今天美国纽约,是世界的中心。
作为一个陕西人,对西安曾经的繁华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本来是要炫耀的。然而如今的西安却是辉煌不再,并且一步步的走向没落,这其中有地理因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让人感到很痛心,然而却无能为力。
首先,如今的西安是雾霾遮天。对于这一点,北方的城市不比沿海,由于大气流通不是那么顺畅。所以大多有雾霾,是有地理因素的。曾经看到网上有人戏称,要治理西安的雾霾,需将秦岭山炸开一个缺口,让风对流起来,雾霾才能完全治理。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能看出来,这个雾霾确实很难治理。所以这点就姑且说成是地理原因,还能理解一些吧。但2016年初却曝光一个惊天新闻,西安环保局数据造假被揭发。原来是西安的环保局利用棉纱堵塞采样器的方法人为将数据调低,干扰监测站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由于调的太离谱,被总局给检测到了,才导致事情败露。
请注意,是人为造假,而且是环保局,这就让人很愤怒了,原来雾霾得不到很好的治理,是人为干扰。
如果说雾霾治理是有地理因素的硬件限制的话。那我们来看看软件方面,谈谈西安的教育。西安是全国高校数量排名第5的城市。按理说教育方面应该资源充足,但西安的教育资源却是严重不足,“上学难”几乎成了很多西安打工者的噩梦。2016年6月,西安市教育局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对10个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做出限制,适龄新入小学、初中的子女不能享受在打工地就近免费入学的老政策,而必须返回原籍上学。
无耻呀,大家都清楚,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是人口进入了城市,农村基本荒芜,成了千里无人烟的现象,有的人过年回老家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们来城市里打工,等于是把窝挪到了这里。你让他回老家上学?这不是把他们逼上绝路吗?而西安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到2020年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我想请问就目前800万人口,小孩上学都解决不了,你用什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随着这一政策的出台,让数万家长陷入恐慌和焦虑,只好托关系送礼。本来中小学教育是9年义务教育,国家的出发点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免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读到书,然而在西安却完全不是这样,你想读书?拿钱。没有西安户口在西安想上公立小学市场潜规则价格都是在3万,有好点学校更是离谱,没个10万你别想入学。想问问,哪些打工的一年才能挣多钱?
私立学校教育条件要好一些,但收费就更离谱,在西安的私立学校,一年最少一万五。在深圳,也是有不少私立学校,虽然一学期学费3000,但政府补助2500。等于只需要500元。而在西安一分补助都没有,还需要托关系才能进的去。然而西安的工资又很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工资低,开支高的离谱!成了很多人的噩梦。
那么,教育资源跟不上,是因为没老师?没地建学校?还是因为没钱?
没老师?西安全国高校数量排名第5,很多师范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人才流失到了外地。
没地?西安的面积是深圳的5倍,到处能看的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但中小学少的可怜。
没钱?可能相对深圳来说,确实钱不是那么多,但西安地方大,卖地收入非常可观,据2017年2月10的一篇报道,西安1月"卖地"收入57.6亿, 同比涨幅居全国第一。
有老师,有地,有钱,就是不建学校,为啥?没钱可赚呗!
多么可怕的观念,如果一切都是以赚钱为目的,不去发展民生设施,何谈建设千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
另外,西安的看病难,看病贵,断头路,交通拥挤,劳务保障差,办事效率差,态度恶劣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硬件设备跟不上,而是规划和人为因素导致。
西安,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