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日 周五 晴
今早学的小古文是《桂》。板书“桂”字和它的拼音,正好“ui”学过,孩子们一下子就拼出来了。认识木字旁,并调动记忆认识桂花。一课一得,这一课就重点理解认识“咸”吧。板书“咸”,有孩子一下子就想起《日有所诵》上的《海水》一课里的一句话:“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告诉孩子们,这句话里的“咸”和家里吃的盐的“咸”味儿意思是一样的,而小古文《桂》里的“人咸爱之”的“咸”是“都”的意思,“人咸爱之”就是人们都爱桂花扑鼻的香气。然后一句句解释全文,再带读。课后的几道练习题设计得很好。只是早上时间短,孩子们的识字量小,理解力不够,这些练习没法做。也许等后面学完之后可以再回读回练。
上午第二节课一口气学完了44页和45页的内容。在学习45页上面的情境图和两个词语“夜色”和“雪花”时,孩子们的表现太让我惊讶了。他们马上联想到小古文里的好多内容。比如“夜色”,他们想到了“雪”里的“夜半,北风起”,《菊》里的“其色或黄或白”。“雪花”一词让他们马上想起小古文《雪》,而且都一起背诵了起来。当时《小古文100课》都在书包里,没有一个孩子想到去拿书看,都是背出来的。背完后,还有孩子说《芦花》里“花飞如雪”有“花”和“雪”字。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好!背诵,不仅让他们积累了许多语言,更让他们认识了大量的汉字。
第三节课先读绘本,再写音节。读的绘本是《雪花人》。早上出门在41号书袋里翻找了一遍,只剩这本没读了。等准备读时,我不禁笑起来,说:“你们看,这太巧了!我们刚学过“雪花”这个词,没想到读的绘本也叫——”孩子们大声念起来:“雪花人!”这又是一个美妙的巧合!不仅复习巩固了“雪花”这个词语,又让孩子们对雪花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
《雪花人》是美国杰奎琳·布里格斯·马丁写的一本绘本。这是一个真实的传记故事,威利•班特利很喜爱雪花,他的父母送他一台显微照相机,他就想出各种方法把看到的雪花拍下来,严寒无法冻却他的热情,残暴的风雪也无法阻挡他的脚步。他一直坚持到人生的终点,最终,他从一个单纯的农夫变成一个雪花专家,人们因此称他“雪花人”。
读完后,我问孩子们这本绘本与我们前面读过的绘本有什么不同。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让孩子们认识这本书的传记性质,显然有些拔高。有个孩子说:“这本书写的是雪花,其他书没有写。”呵呵,符合他们年龄的回答。我正想说出我想说的,邓嘉晨举手了。他说:“这本书写的是真实的人,其他书写的都不是真实的人。”哇,好厉害!一年级孩子能发现到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肯定了他的回答后,再次出示封面,“原来这个雪花人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名字叫——”“威利!”(威利这个名字让孩子们感觉好亲切,上周读过《梦想家威利》)
“这本绘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呢?”龙俊朵、吴璟哲都说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孟子萱说我们要勇敢,邓嘉诚和胡梦涵、叶雨欣说:“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这些孩子理解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朱振东说:“每一片雪花都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他记住了威利说的一句话。
程颢然说:“每一片雪花都不一样。”他记住了威利观察研究的结果。
黄薇说:“每片雪花都是圣诞节的礼物。”她由雪花联想到了圣诞节。
下午第二节课体检。孩子们从上午开始就或兴奋或不安了。上课时频频站起来看着窗外高年级同学排队体检。
下午在排队等候的时候,好多孩子问我要不要抽血啊,那个东西是干什么的呀?叶雨欣、陈钦如紧张得说:”我害怕。”我拍拍她们的背,安慰他们没事,只是量身高体重测视力,不抽血的。”听到我的话他们放松不少。叶雨馨检查完出来后,我说:“你看,没事吧。”她高兴地点点头,跑到教室去了。我们每年看惯了孩子们体检,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事,可在孩子们眼里却是第一次要面临的未知的“大事”。如果我们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话,我们会更容易理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