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奶奶私藏了萝卜焖牛肉,牛肉是三姑父送来的,萝卜是奶奶种的,地是大姑姑翻的,种子是大伯带着我和哥哥姐姐撒的,奶奶在一旁监工加指导。
昨天晚饭的时候见桌子上有吃剩的萝卜,随口问奶奶:“这碗里的是萝卜吗?”“是的,早上怕(担心)你吃,我冒(没)端出来。”“里面有牛肉是吧”“嗯,你三姑丫(父)先(先前)拿过来滴(的)”。
上一次见奶奶私开小灶是几年前了,那时我在乡镇中学读书,奶奶陪读,我和妹妹的童年少年时光更多是在奶奶的陪伴下度过,珍贵美好的回忆难以细数,遇奶奶私藏萝卜焖牛肉不禁想说说奶奶的故事。
2.
在乡镇中学就读时走读生凭学生证是可以出校门的,当然只限于回家吃中、晚餐和睡觉三次,一天中午从学校回家,奶奶已经把菜端在桌上,与平日里没什么两样。扒拉几口饭后我起身打开餐柜拿汤勺,发现在餐柜里侧还有一碗菜,直觉告诉自己这应是虾米。端出碗来——青椒炒虾米,我的最爱也是奶奶的最爱,夏日里临近傍晚时虾米多会从石缝中蹿出乘凉,这是捉虾米的好时候,用竹篾织成的撮箕往山涧水凼中来回铲一遍,虾米多数落入箕中,将箕中虾米倒入随身绑的小竹篓或放置在岸边的水桶中,不需多久就可做一盘好菜。奶奶不能说好吃,但也有自己喜欢的几道菜,辣椒炒虾米是其一,鲜活的虾米配上自家菜园种的辣椒,味道鲜嫩不少辣味,下饭又美了味蕾。记忆中奶奶较少亲自出马捉虾,多是我和妹妹出手,几个姑姑捉了虾也会给奶奶送些,在她们收获颇丰的时候。
后来我因为过敏性鼻炎动了一次手术,医生嘱咐要少吃过敏性的食物,虾和牛肉即在忌口之列。或是从那时起奶奶较少吃这些菜了,到现在也是如此,有时会和奶奶开玩笑,奶奶会说:“放在一个桌子上,想倒你都不舒服(放在一个桌子上你又不能吃,我都替你难受。)”那次发现青椒炒虾似乎偷吃了一些,也没和奶奶说起,后来知道奶奶就算做这些菜也多是我周末回家时,奶奶晕车,一个学期很少回家,我却几乎每周回家一次。
昨晚看书,半夜肚子饿,到厨房找些东西吃,打开橱柜,发现还有一整碗萝卜焖牛肉,想着奶奶又说谎了,只不过这次并没有偷吃。今早起床,奶奶已经起了,刚生起火,准备烧水洗脸。以前这冬天烧水煮饭的活多是爷爷负责,这一两年爷爷的身体不如从前,这活也就奶奶接过来了,坐在火坑旁边,和奶奶聊天“姆妈(奶奶),排厨(橱柜)里还有一盆萝卜炖牛肉啊,你又’素吟’(骗人)。”奶奶只是呵呵呵的笑,每次奶奶的小心思被我揭穿时她都只是呵呵呵的笑个不停。
3.
奶奶,民国二十一年生,10岁时嫁给13岁的爷爷,风雨近八十年,在共和国的艰苦岁月中抚育7个子女,现今大家庭中四代同堂,成员半百有余,虽无显贵却也子孝孙贤。奶奶淳朴心善,从记事起就不见她和任何人有过冲突,没红过脸没说过重话,着实难得。奶奶似从不为自己忧愁,有轻微病痛也少和子女说起,面有愁容必定因子孙而起,子孙多,牵挂的也就多。好在子孙现今也多孝顺,两位伯父年过花甲,身体颇为硬朗,常年在家,对爷爷奶奶的照看也多,大伯住得近,几乎每天都会来家小坐,奶奶有事也多找大伯做了;二伯住所稍远,探望并不频繁,每次探望多是久坐,奶奶有呼毕应;父亲是小儿子,爷爷奶奶和我们这一小家住在同一处,父母未外出工作时一应事务多父母负责,自父母外出工作后母亲至多隔两天必会和奶奶通一次电话,聊的虽是些琐事,于奶奶而言却必不可少,有三四日不和母亲通话便担心父母过得不好;三个姑姑也都做了奶奶,孙儿也到了读书的年龄,同奶奶当年陪读一样,姑姑们也当起了陪读,每周末回家时多会给奶奶带些吃食,奶奶每回都说不要,姑姑们也从未当真;小姑姑在7兄妹中最小,常年在外,陪伴虽少关心却不减半分,每年衣服、保健品从不少买,几乎每隔一天和奶奶通一次电话,有时也玩“变声”“捉弄”奶奶,逗笑不已。
奶奶从未出过远门,一生的岁月全在这山间地头、平实农家度过,与人为善却不失坚忍,年近九十,身体可称硬朗,每有乡邻路过必唤乡邻进屋,烧水泡茶,闲话家常,这一生的平淡看似简单实则难得。
4.
附:
撤村并校后乡村的学生被集中在乡镇的中心学校就读,将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乡镇确实可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便于教育部门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只是此举也是利弊参杂。学生年龄过小,自我生活能力较弱,在学校寄宿存在诸多隐患,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不利;很大一部分家庭会选择在乡镇租一间民房让家长陪读(也有寄宿在亲友家的,我读四年级时便在二姨家住了一年),增加了教育成本和家庭负担;此外在乡镇中心学校就读,教师水平虽然较乡村教师有所提高,但教师要教的学生也多了,往往一个班大几十的学生,老师水平再高也难以兼顾,虽然多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地处城镇加封闭式的管理也让学生和自然有所疏远。回忆自己在乡村小学就读的那两年,老师教着我们三个年级二十几名学生,大家一个班上课,课堂也较自由,学校四周是山林、田野和溪流,课间从不担心课余活动,山里田里水里各种玩乐,同自然事物十分亲近。老师也充分利用乡村的优势,春游爬山,秋游野炊,若是周围的环境中有可运用在课堂中的物什也决不含糊,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正是春天,学校对面的水田生满了蝌蚪,老师鼓励我们自己养蝌蚪,自己观察蝌蚪身体的变化;学《爬山虎的脚》一文,老师带我们来到路边的竹林中,让我们自己扯出一株爬山虎,在扯的时候感受爬山虎粘在竹身上的力量,扯掉后再仔细观察爬山虎的脚。
如果说现今我对身边的事物有几分习惯性地观察和思考,在乡村小学的那两年应是重要的启蒙。小学三年级起始在乡镇中心学校就读,学到更多的是规则意识是如何应试,直到大学后才渐渐寻找在乡村小学就读时的自由和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