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雨航本赛季场均得分提升到25.2分(截止到2017.01.14),位列全联盟第21位,得分榜前30位只有他和阿联是国内球员。近几场比赛丁更是以41、40、36、33的每场得分,帮助球队取得比赛的胜利。这让我们,尤其是对中国球员已经失去耐心、信心的我们,又好像重燃了内心深处那盏孤独的明灯。
这个时候,包括苏群老师在内的几位评论员在直播国内比赛时多次表达了什么时候让小丁去NBA锻炼、提升的盼望与建议。就目前丁彦雨航的竞技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来看,距离NBA的水准到底还有多远呢?
从数据上分析,自11-12赛季至今,丁的场均得分从最初的6.9分上升到现在的25.2分。一方面是山东男篮俱乐部对他的重点培养,让他得到了不断提升的机会,同时也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得分手。另一方面,上个赛季山东队的外援杰特、比斯利都是持球进攻欲望极强的人,他们在场上消耗了更多的出手权与占有权(两人上赛季场均得分分别是:27.5、31.9)。
(杰特目前已转投到天津男篮,截止到1月14号,杰特场均得分是27分)
不得不承认,上个赛季的山东队把更多的选择放在了外援身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外援的个人能力确实比国内球员要强一些)。然而本赛季,与丁位置有些重叠的外援诺里斯·科尔饱受伤病的困扰,到目前为止只打了9场球。最近山东也因此又换来了前上海队外援邓特蒙。在这之前,由于外援的伤病困扰,反而给了丁彦雨航更多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
这样来分析,丁彦雨航最近得分的突然提升就不难理解,很大原因是球队的需要,而并不是丁突然比之前在各个方面提高了很多。当然他早在伤病康复之后就已经逐渐具备了这个能力。
但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了他的得分增加了,就盲目的认为他距离去NBA的日子就越来越靠近了。上面的分析就是要证明这两者并没有任何的因果关系。
就我个人的观点,丁彦雨航需要解决下面的问题才能真正有所突破。
第一,冲破速度的枷锁。
大家都有所了解,丁的进攻区域一般介于三分线外的左右两侧45°以及底线区域,在国内趋于进攻后卫与小前锋的位置之间。而2米01的他如果放到NBA极有可能打2号位。
到那时,限制他的就是移动速度,特别是运球突破的速度与冲击力以及防守时脚步的移动速度。经常看他打球的朋友会发现:在进攻端,丁彦雨航利用三威胁持球进攻的比例(最后能转化成得分)非常高,而运球突破造杀伤的能力就略显不足。他经常要靠三威胁的技术动作获得足够的蹬地力量以便于过掉对手。
可是在NBA的整体防守强度下,接到球的距离会被迫离篮筐更远,防守队员运用手部小动作干扰球的频率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2号位队员必须拥有强大的运球突破能力,而速度的优势会在此过程中突显出来。
第二,增加进攻手段,提高命中率。
这赛季,丁的三分球命中率为36%(最高的一个赛季是12-13,38%),场均命中2.3个三分球。如果放在NBA,这个数据还会减少。丁需要提高投篮的出手速度,在比赛中有很多空位的三分出手机会,但由于出手速度的限制,丁有一部分选择了投篮假动作后的持球突破,在NBA这样的套路会被锁死。
更重要的是传球能力,虽然本赛季丁彦雨航的场均助攻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5个,但在比赛中我们还是经常会看到很多被迫的传球。丁需要更多突破吸引包夹后的主动分球,又或者是在运球迂回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切入、空位的队友,并第一时间将球准确的传出去。传球的威胁提高了,个人进攻的威胁自然会提升,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也会体现出来。
未来1-3年,可能NBA会有一些球队会对丁感兴趣,并会邀请去参加试训的阶段。我们也梦想着NBA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球员出现在赛场上。可国内球员要想在NBA真正拥有一席之地,这个差距还是巨大的、遥远的。它要求一名运动员不但要在先天的身体素质上出众过人,更要求在后天的进攻与防守两端都近乎完美无缺才行,尤其是海外球员。
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丁彦雨航都给了我们无限遐想与美好期盼的可能性。祝福他能在这条路上前行的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