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诗歌,大家自然想到了我们大唐时期,不错,大唐可谓是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
据统计,在唐朝就涌现了二千多位出色的诗人,创作了五万余首诗歌,如此多的数量实在令世人赞叹。
想象一下,在你的脑海里古人吟诗是啥样子?会不会是那种穿着长袍,摇头晃脑,好不惬意的样子?
事实上,唐朝诗人除了诗和远方,还有忙碌疲惫的当下,更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和唐朝诗人握个手》让你看到了不一样的唐朝,全篇语言幽默生动、通俗易懂,作者急脚大师,更是深挖史料,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深感诗人求官之路不易啊。
如今的教育,大家感叹“内卷”太严重,可知道,远在大唐时期,诗人们谁也绕不开“科举”二字,他们玩命的写诗,只是他们走上仕途的“敲门砖”罢了。
在唐朝诗人们要想走上求官之道,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会推销自己,更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有名气。
01 “少年游侠”陈子昂,为了求关注砸“天价名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著名的诗正来自诗人陈子昂所作,可是年轻时的陈子昂,虽然他“经史百家,罔不赅览”,但他资历嫩,又没有平台,几乎没人搭理他。
他两次进长安赶考,结局均是落第,他郁闷至极,一个人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人卖胡琴,却能引来众多围观的人,于是他掷重金买下了这天价胡琴。
这小子不把银子当银子,围观的人们倒要看看哪里来的土豪,究竟他有什么才艺,这事一下子在长安街炸开了锅。
为了趁热度,陈子昂第二天如约而至,人们迫不及待想听他的琴声,不料在众人期盼中,他起身直接将琴砸了个稀巴烂,这小子有钱真任性。
随即,他开口便说:我名叫陈子昂,来自四川,我所写诗文上白卷,却没人欣赏,这把破琴有何魅力让众人追捧,悲哀啊!
砸天价名琴,目的是推出自己的文章,这一招够狠,无疑他的营销策划是成功的,在人们惊讶之中发现他的才华更加惊人。
陈子昂的这一举动,让整个大唐都听到了他的声音。他第三次参加科举,考中了。在官场不久受小人排挤,他心灰意冷,决定回乡孝敬父母去。
一直想隐居的他,不料还是被人陷害却进了牢灾之域,他饱受折磨,惨死在狱中。
02 “全能才子”王维,为了科举成功赴京城买“学区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名句来自王维诗人所作,可在他没有出名之前,他也花费了心思。
王维出生在山西一个豪门家庭,年轻时人帅有才华,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他赴京城长安赶考,先买了“学区房”,人能安定下来,这绝对是加分项。
那时科举考试分为解试和省试两级,解试在其他地方和京城考试完全不一样,在京城考试的官员之女多,往往就是一路绿灯。
你看,王维有钱在京城买了“学区房”,是不是解试容易通过啊,再说人在京城更容易碰到达官贵人,当时王维就攀上了岐王李隆范。
一次,王维在等岐王醒来时,就随手画了一幅奇石图,不料岐王醒来连声叫绝,岐王也领会了王维的来意,让他回去编一首琵琶曲,让玉真公主了解他好向皇帝推荐。
在岐王的推荐下,玉真公主终于同意向皇帝力推王维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其实王维在没有打通人脉关系时,他第一次考试就直接落选了。
后来王维当上了太乐丞,没担任多久又被人排挤下放到别处任职,在官场上的反反复复,坎坷人生,他只想做佛系大神孤独终老。
最后,虽说他也当上了高级官员,但最终他还是请求削去自己的官职,放归田园,过上清静的生活。
03 “隐士”孟浩然,中年顿悟吟诗名扬“长安城”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娃娃们都会背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他那休闲自得的人生态度,实在让人羡慕。
年轻时的孟浩然妥妥的一个大宅男,想出去工作,却又不想烦神。主要的是他家境还不错,不愁吃穿,二十岁那年,他和好友张子容一拍即合,两人去鹿门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张子容看着家乡的年轻人都出去谋生了,他待不住了,决定去参加科举考试。
送走朋友后,孟浩然也坐不住了,他知道想建功立业,必须自己主动出击,先打响个人品牌,再参加科举考试。
就在他三十九岁那年,第一次参加考试,不出意料,落榜了。深感自己的名气还不够,需要涨粉,他想到了一定要参加诗歌赛,而且是高层精英诗歌赛。
中年的孟浩然,来到了长安城,他找到了老友王维。王维很给力,他力挺孟浩然,在一次太学聚会中,孟浩然创作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下子让他在众人面前出名了。
孟浩然考场失意,诗场得意,成了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人物。他回去隐居了一段时间后,继续来长安求官,那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他求官又失败了。
他就在求官和隐居中徘徊,或许是他长期隐居,让他脱离了社会,任性的他心灰意冷,渐渐也没人推荐他了。就这样他的人生在暗淡中拉下了帷幕。
结语:
《和唐朝诗人握个手》这本书剧场感十足,有点像在说脱口秀的味道,虽说能让你一笑,但很快又能让你陷入沉思。
书中20位诗人的求官之路,各有各的艰辛史,考试之前,他们绞尽脑汁,想方设法为自己加分,残酷的现状是写好诗只是“敲门砖”。
多数诗人没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在这场科举考试中,不但要看你的人脉关系,还要看你的家庭背景。失意的人生,诗歌又成了他们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