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会儿中央二套《时尚大师》栏目,几名设计师所设计的衣服,清一色的运用了中国元素。
不懂美术,更不懂服装设计,只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看到中国元素的东西,便格外喜欢,所以,虽然平时不看电视,但因着这里面的传统元素,便多看了几眼。
一个设计师设计的服饰灵感来自于于中式建筑中的神兽椒图和螭吻,而且还大胆运用了中式建筑模型中的榫卯结构,富有中国风特色又兼具现代感,很喜欢。一个满族设计师设计的衣服简洁又富有吉祥寓意,但导师们从专业的角度评判,多持否定态度,我个人认为,能这么大胆设计出平民化服饰的设计师真不多,作为一个外行,我还是很喜欢她的衣服的。还有一个设计师据说是因为《欢乐颂》而出名,她的衣服比较适合年轻人穿,站在中年妇女的角度看,我不太喜欢,但她设计的衣服还是很适合生活中穿着的。印象最深的是一对组合,他们的灵感来源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出来的服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但比衣服设计更美的是他们的情怀。Sam作为一个外国人,不仅在云南支教两年,而且还采用公益众筹的方式为云南的孩子们配眼睛,其善心善行,为其设计更添了一抹亮色。
能够上《时尚大师》节目的选手,应该都是业界的高手吧,其作品我不懂,不敢妄评,但其高下,也还是有分别的。比如那个满族设计师,当导师对其作品表示否定时,一刹那间,她的表情很尴尬,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一瞬间,我作为观众,也为其被这么直接的否定而感到不适应。但当听到导师对她的设计进一步分析评价之后,才明白,很多学问,是体现于细节中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得到了诠释。那个因《欢乐颂》而出名的小姑娘,竟然简单地认为“爆款”是由销售量来决定的。也许简单的理解是这样的,殊不知潮流易逝,风格永存。中华文明五千年,到现在,我们的服饰还是离不开这些中国元素,不就是最好的明证么。
当然,这些服装设计也很使我触动,虽说术业有专攻,可是,如果仅仅专攻一个方面,没有其它知识体系的支撑,专攻的方向必然也走不了多元。阿西莫夫在其文章中写到: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从这些服装设计中,我们表面看到的是衣服,而更深刻的东西是他们对于绘画、建筑、中国文化、地域文化甚至哲学的理解与运用。这后面的一系列厚实了,才足以支撑她所专攻的那一点。
想到这里,忽然汗颜了,我得再做多少准备,才能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上得有底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