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翎 图/网络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前往
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id=8906获取合法授权。
如果四年前的今天你问我玛丽莲·曼森是谁,我会诚实地告诉你,我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对欧美音乐,我向来只知道一点皮毛,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迈克尔·杰克逊,我可能连这一点皮毛都不知道。
说来很巧,2013年6月,MJ的女儿因为诸多原因自杀未遂,而媒体报道称导火索正是家人不让她去看玛丽莲·曼森的演唱会。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玛丽莲·曼森的名字。
我和许多MJ迷一样在微博刷消息的时候看到这么一条:正在开演唱会的玛丽莲·曼森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希望你感觉好些。你随时来,都是我的贵客“。
(因为尺度问题,要看他的演出需要达到一定年龄,否则需要监护人陪同。而当时小姑娘的年龄不够。曼森这句“你随时来都是我的贵客“,我的理解是他想安慰她不要着急。)
他不但这样安慰她,还在演唱会上把《Disposable Teens》这首歌献给了她。我还刻意去听了那首《Disposable teens》,但觉得自己对这种全是嘶吼的歌曲实在不感冒。
可是这也阻挡不了我的好奇。
我对这个人好奇有两个原因:首先,我觉得他这样的安慰很绅士,像是亲和力很强的人,但新闻的图片里他的装扮实在很吓人,反差挺强烈,让我好奇;
其次是我看到评论里有人掐架——有人说他是为了哗众取宠宣传自己的演唱会,也有人说以他的知名度没必要,他到底有多出名也让我好奇。
于是我无比想弄清楚这个玛丽莲·曼森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去查了资料,才知道他称得上是音乐界的几大“鬼才”之一,想来在当时的知名度也应该是很高的,只是我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不甚了解。
那些资料里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玛丽莲·曼森是他的艺名,名和姓分别取自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和连环杀人犯查尔斯·曼森。
寓意很明显,是美和恐怖的结合。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鬼才就是鬼才,取个名字都能取出这种创意,又恐怖又浪漫。
也看到了更多他和乐队成员的照片。和我在新闻上看到的一样,夸张的妆容,惨白的脸,浓重的眼妆,鲜艳的唇色……概括起来就是,很吓人。
去查了更多的资料。说什么的都有。虐待动物、行为怪异……我半信半疑,想着有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直观地了解一下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就随便找了一个带字幕的访谈看。
2001年的玛丽莲·曼森,虽然带着夸张的妆容,但谈吐间竟自有那么几分独特的气质,有几次他笑起来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被惊艳到了。
整个访谈里主持人都算不上是友善,提出的问题也很辛辣。但他一直很有礼貌,不疾不徐地回答,文雅得不像那个嘶吼着唱歌的玛丽莲·曼森,也不像那个静态图片上恐怖吓人的玛丽莲·曼森。
提到玛丽莲·曼森,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吓人的妆容,地狱般的嘶吼,哥特,怪诞,离经叛道……但至少从看过那个访谈开始,我便相信他一定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怪诞和恐怖。
我听到的第二首歌是《Running to the edge of the world》。
逃亡到世界尽头。
记得我一边听一边流泪,尽管我那时只听得懂一半的歌词。
如果说《Disposable Teens》让我感觉到的是工业金属的那种狂野,那《Running to the edge of the world》让我感受到的就是无尽的悲伤。
能把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分别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更愿相信他是个感情丰富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传言中的怪物。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有再听他的歌看他的访谈了,最近重新听了《Running to the edge of the world》,忽然又萌生出进一步了解他的冲动。
前两天看了一个短纪录片,看到曼森接起电话笑着说“hi mom”,看到他和队友告别的时候拥抱,互道“明天见“,我知道我一直相信的没有错——他不是行为怪异的人,他很正常,甚至比其他人还要感情丰富些。
也是在前两天我知道,他养过一只猫,那只猫陪伴了他十几年,他很爱那只猫,但她后来去世了。他很伤心,还把她的名字纹在了手上。
我想起当初我看到过的那条传言,有种“真相大白”的感觉——那么爱宠物的人怎么可能是虐待动物的虐待狂。
不可否认他在某些方面的确容易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是惊世骇俗,这大概也是他被称为鬼才的原因之一。
我一直在想,“鬼才”这个词对玛丽莲·曼森而言到底是不是褒义的呢?称他为“鬼才”,是否也有一些“他很有才华但他有些怪诞”的贬义在里面呢?
但我并不觉得他有多怪诞。
他被世人所看到的怪诞,的确有一些来自自身的我行我素,比如说恐怖的妆容和恐怖的MV,比如说在舞台上那些出位的表现,然而我想更多的怪异还是来自于其他人的误解。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有些报道里会说他的歌曲粗暴、邪恶、负面、宣扬死亡,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
而实际上是怎样的呢?
2001年那次访谈里他被指责歌词里有太多脏话,他是这样解释的:
当你想证明一种观点时,有时它是必须的。
而且用咒骂的字眼比真正伤害人还是要好很多的。
他在《Lamb of God》这首歌里说:媒体会让普通人成名,如果你默默死去,你会被人遗忘,但如果你死后上了电视,你就会成为上帝的宠儿。
基于99年的校园枪击案,这些歌词的含义很好理解——他只是在讽刺一些电视节目在针对这样的事件时乐于制造噱头,而不是去关注事件和受害人本身。
这一点在他的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
99年美国校园枪击案后,他被问到,如果你有机会面对幸存的学生和居民,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他的回答是——我不会说什么。我会听他们说,(因为事发之后)没有人这样做。
其实他从来没有“宣扬”过死亡,他只是认为某些电视节目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如人意,所以他才会唱“死亡会证明我们的存在“这种歌词,本质上是一种反讽。但这样的歌出来之后,就会被大肆渲染成负面的东西。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了解得越多,越觉得他是一个被误解的人。甚至喜欢他的人,都不见得有多了解他。
比如说我以前甚至一直不知道他是什么风格,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他们属于工业金属乐队。
比如说很多人觉得玛丽莲·曼森唱是那种只有嘶吼的死亡金属,而实际上他的曲风很多变,从工业金属到华丽摇滚都有。有人说无法想象玛丽莲曼森唱pop是什么感觉,但其实他的嗓音和唱腔也没有那么单一,早期在碎南瓜乐队的演唱会上不插电唱对方的那首经典曲目《eye》,一开口就惊艳了台下所有人。
而不喜欢他的人更不会去深入了解他,因为光从表面上看,他的妆容、他的服饰就难以被大多数人接受。不但如此,他的音乐也一直被许多人认为是“吓人的音乐”,甚至会说他们是非主流(这里的非主流是带着贬义的)。
其实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把玛丽莲·曼森当做是“非主流”。同样是离经叛道,如果说Ladygaga的妆容、服饰和在舞台上的举动已经几乎被公认为是大胆和前卫的话,为什么曼森就一定要被定义为邪恶和变态呢?
更不用说,如果多了解一些,你就会知道他年轻时不上妆的样子很帅气,就会知道他很多歌曲的旋律非常好听。如果再多了解一些,你可能还会知道他私下里有点害羞,可能还会知道他喜欢画画,而且画得还不错。
但除了这些呢?我们似乎又无法更了解他。有时我会觉得他的妆容像是一副神秘的面具,让人猜不透。而那些旋律多变的歌曲、那些似有深意的歌词,又好像给了其他人一个了解他的途径。
有时我甚至觉得他像个哲学家。
或许真正的艺术家就是不会被完全理解的。
2015年,他出了新专辑,名字叫《The Pale Emperor》。
苍白的帝王。
他正像一个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少有人懂,并试图用音乐来表达自我的,苍白的帝王。
苍白是恐怖的,帝王是华美的。苍白的帝王,就像他的名字玛丽莲·曼森一样,依然是恐怖与美的结合。
无端地,我喜欢这种带点恐怖的浪漫。
就像我无端地喜欢玛丽莲·曼森一样。
注:有些诧异没人写他……所以想把我了解到的分享出来。
图片刻意找了几张没有化浓妆的,就是想说他没有一些人想象的恐怖,卸了妆之后其实蛮正常的,年轻时有些帅气,而现在就是个普通中年大叔的模样。浓妆时两只眼睛不一样是因为带了白色的隐形眼镜。
玛丽莲·曼森这个人一直饱受争议,我也算不上是铁杆乐迷,只是说一些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他像许多饱受争议的名人一样被许多人误解了。
另外还是要提醒未成年学生党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们,不要轻易看他的MV和演唱会。虽然我认为那些都只是艺术的一种比较粗暴的表现形式,但里面血腥和不适的东西的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