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鼓浪屿的音乐基因
在鹭岛扎下了根
这家琴行 有个梦想
▽
犹记得那时鼓浪屿,琴声和着海浪节拍
鼓浪屿的轮渡码头,远远望去像一架张开的三角钢琴。在过去,鼓浪屿被人们称作「钢琴之岛」。
对于岛民来说,拥有一架钢琴比一台东芝彩电要来得稀松平常。琴声从雕花镂刻的百叶窗里逸出,和着海浪拍打的节奏,笼罩整座小岛。
我们常常觉得音乐是该被供奉的;而在那时,在那里,音乐是贴着肉长的。
谁知道后来,喧嚣压倒了琴声,岛上的宁静祥和一去不返。随着渡轮频繁来回,以及原住民的纷纷迁离,鼓浪屿失掉了最初的样子。
这座海岛连同整个厦门,与音乐之间的夙缘,似乎就这样断了。
我叫陈巍,出生在鼓浪屿上的洪氏钢琴世家,很小就开始学琴。
我的练习室就在外婆鼓浪屿的洋房里。窗外是个大院子,木棉花絮飘飞,小猫球球慵懒地趴在我的琴键边上。
有时我又会被三舅带到菽庄花园学琴,来往的游人时常在这里驻足,也会有人上来切磋交流。
现在回想起从前学琴的日子,总觉得温暖而美好。
那时,人们将音乐当作柴米油盐一样的存在,大概也是因为岛上的音乐教育,不是把人往铸造完成的模具中套的。
离开了鼓浪屿后,那种音乐氛围还是持续影响着我。我不禁憧憬,在厦门这座城市里会有一天,越来越多人将音乐视为生活的部分。
我曾在传统琴行带过学生,却对那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感到麻木。我想,对于厦门的音乐教育,或许我应该做点什么。后来我遇上了刘汉威和李一,他们一个出生于小提琴世家,一个精通各种民乐。基于我们对于音乐教育共同的信仰,于是有了现在的「西海岸」琴行。
用「西海岸」承载盼望
「西海岸」有一个梦想,让曾经鼓浪屿的音乐氛围在厦门重现。而只有引导好每个学生,让他们去享受演奏乐器本身,才能做到影响更多人。
你想——
在暗暗的练习室里,一台风扇吱呀地转,四堵白墙截住关于音乐的所有想象。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跟着教材一页一页,重复,单调,疲倦,逃避,放弃。
音乐教育对于一些人,着实成了一种桎梏。我们想打破这种桎梏。
如果你来「西海岸」,会发现这里的老师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
他们的专业水平能把你引朝精准的方向,却不把你的轨迹箍死。
因为音乐素养不应该是灌输的,它应该是通过引导获得的。
我们的教学思维保留了传统中的经典部分,并接轨国外的理念(如美国Faber菲伯尔钢琴教材系统,巴斯蒂安钢琴教程,金手指现代音乐教育、日本铃木等专业教材系统并即兴、改编实时运用当下流行、跨界音乐),防止自我固守闭塞。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了心理及特性、需求方面的研究,以便量体裁衣。
在「西海岸」,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因材施教的变通。
如果你来「西海岸」,欢迎你加入这场乐器的邂逅。
西洋乐、电声和民乐被有条不紊地分配在三个分隔的空间里,种类一应俱全。
乐器真的很多,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在这里你一定能在这里遇见最适合自己的。
我们花了大半辈子和乐器结缘,在这方面难免有些「洁癖」,对乐器的品质要求严苛。
所以,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上,我们想留给音乐一个绝对清净地。这是我们最最骄傲的坚持。
如果你来「西海岸」,会发现每个练习室的装修都有点小心思!
里面的装饰元素和乐器融合得很好,此外还有小小的音乐厅,给人以仪式感暗示。
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境,都会影响诠释。
除了在练习室之外,学习的乐器的形式也可以很多样化!各类风格的音乐沙龙带来各种不同的收获,学员汇演让大家体验一把演奏家的瘾,和自己手中的乐器尽情摩擦火花,定期还会有讲座、比赛……
我们始终相信,音乐应该是属于各种感官的盛宴。我们也追求利益,但是利益未被摆在最前面的位置。
我们想影响更多人,让音乐来感染更多人。因为学会一门乐器有千百种无法言说的好,它甚至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你的人生。
为什么众筹
我们想以众筹为形式,把「音乐即生活」的观念传递出去,希望有一天鼓浪屿的音乐氛围能够重回厦门。
如果会有一天,当人们走在街上,不必插上耳机,不必打开音响,就能听见人家窗户里飘出弹奏的乐音;街头音乐表演见惯不惊却总能引起路人驻足,甚至演变成城市文化的一个标签…… 这样的鹭岛,应该是每个厦门人都期待的吧。
如今山寨当道、次品混杂的乐器市场,我们只想呈现给大家纯粹的乐器品质和正品乐器的感染力,给予每个人最适合自己的乐器。 乐曲的演奏,常常是得之于心而应之于器,我们想用高品质的乐器给予你更好的诠释。
同时,我们也期待「西海岸」的坚持能被更多人看到——
音乐教育没有固定模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灵性。我们能够用专业素养和创造力来引导你。
乐器不仅是音乐的发声器具,更是一种生活中的艺术品,而这样的艺术品不仅是花瓶,更能带来的是听觉上的感动,视觉上的震撼,最后 演奏乐器也将成为您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鹭岛上,在西海岸里,我等你一起加入这场音乐之旅。
团队
回报
萌达众筹平台
投资好项目,让共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