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贴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候偏偏觉得体贴是施予体贴者的一种过于强势的表现,不见得能被体贴的受用者所接受和感激。
我想最好的例子应该是来自于父母对子女的体贴。父母的一切体贴和关心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但是否都为子女所需要?子女是否能真正感恩接受?未必。
最经典的穿秋裤段子曰“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为了你好",所以就有了当今一切单身男女圣斗士们难以招架的来自父母的各种逼婚。“到时候了,不然就会太晚了”,于是你这头刚结婚那头就是各种催生孩子。和父母同住的,更是受到种种“细致入微”的体贴,例如吃这个肉一定要蘸那个酱才好吃(你喜欢的那个不好吃),衣服一定要暴晒才会充满阳光的香味(请问有没有人知道某些衣服的纤维是只可以阴干的)。一旦三世同堂,就更加不得了,“为了小孩子的健康”,每天恨不得用个无菌盖子把他罩住不受任何风吹雨打......种种体贴,数(qing)不(zhu)胜(nan)数(shu)。
还有一种令人想要逃离的是来自亲密关系中的体贴。“我爱你”,所以你要接受来自我的关怀。这些关怀包括时时查问你的行踪,处处关心你的社交, 定期分析你的消费行为,“帮你备份”所有帐号的密码。
如果这样的体贴还有甜蜜的成分在,尚可勉强算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么更难受的莫过于当一方想中止这段关系时另一方还要源源不断地“体贴”。略为平静的体贴者可能因为一时间难以割舍而徘(si)徊(chan)不(lan)去(da),某些过激的则是呼天抢地大力谴责受到体贴的人毫无良心,不知好歹,引来一众亲友纷纷相劝,将被体贴的一方压制于道德的最低点。
有没有一种很舒心很温暖的体贴呢?当然有。很多。但他们往往来自于朋友甚至陌生人,或是亲密关系刚刚开始时双方都还小心翼翼的阶段,或是一年才相见一次的远方的父母。这些体贴仅仅出现在你穷困时、落泊时、彷徨时、寂寞时、恐惧时、渴望时,而且往往只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件物品、一个刹那。当你感动了,由这个体贴中获得了安慰,有力量继续前行了,这些体贴的施予者便会离开,或者说他们也无法久留在你身边。
最完美的体贴,应该是来自于一份长久的亲密关系。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伴侣,能够知道你何时何地有何需要,适如其份地提供了你所需要的体贴和关怀,然后退开让你回到自己的空间。但是要到达这个完美的境界,谈何容易呀!我们谁可以提供这样完美的体贴?谁可以持之以恒地做到?要得到别人如此完美的体贴,我们首先向别人给予了什么?我们谁值得别人持之以恒地如此相待?
可不可以说,体贴是一种关联互动,凡有关联,双方的力量应该均衡才能平衡。施予与接受的任一方用力过猛都会令这个关联的结构失衡因而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身为施者,在有所动作之前,有没有扪心自问,我将要为对方做的事,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还是我认为对方需要?这样做了之后是我的心觉得高兴还是对方会感到快乐?以前如果我做过类似的事情,对方是高兴地接受了还是婉拒了?
身为受者,能感觉到别人的强势,对这些所谓的强势觉得不舒服不受用,甚至排斥厌烦,是不是说明这个受者也有其过于强势的一面?责人不如观己,呵呵...
身为笔者,其实我想问,真有施者与受者存在吗?真有体贴这一件事存在吗?这一件叫做“体贴”的事只是各种因缘和合显现出来的一个事相,因为要向人描述,故名之曰“体贴”。施者与受者都只是当事人自身自心的感受或者来自于旁观者的论断,皆是各方自身的“我执”。一旦各方的执着都去除了,一切便烟消云散,事过无痕。
各位读者,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