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1)
前几年,我在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众所周知,对于一个男人,而且还是如假包换的直男,呆在公司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成天跟女人打交道,其中也不乏女色。不好之处则是容易一不小心就给女性化了,沦为娘炮。
当时带我的是市场总监,一个戴眼镜的精力旺盛的中年单身男,人挺不错的,在我们这个行业里也算半个角儿。
最主要的是,我们还挺投缘,都不吸烟也不喝酒,既爱运动也有些文艺,我们甚至还同时喜欢上了公司里的一个女同事。
记得有一次出差,谈到工作的意义,我非常好奇:老大,你这么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结果他给了我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为了自由。
当时,我有些蒙圈,不太明白这其中的意义,还觉得他是个浪漫主义者。
现在想起,才恍然顿悟——其实比起锦衣玉食功名利禄美女佳肴,自由才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2)
小时候,总会有很多的人在我们的耳边说:比起自由,还有很多的东西要重要一百倍,比如说用功读书考大学,比如说把对隔壁班的长发女生的情愫埋藏于心……
他们说了很多,也说了很多年。换言之,他们教育着我们,用一种传道授业的姿态,以一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然而,多年后的我们再次想起,觉得他们说的有的靠谱,有的则大为离谱。
最可悲的是,在那些靠谱和离谱之间,我们已经失去自由很多年了。
诚然,比起古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随口的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苦翻书”便掉了脑袋的文字狱,以及旧时的门当户对父母之煤的强暴爱情,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理应敲破了大鼓庆贺——可我却一点心情都没有,因为这些都不是自由,而是基本的人权,离自由还十万八千里呢。
(3)
在哲学上,是这样子定义“自由”的: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必然认识和改造。也就是说,要想获得足够的自由,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做到既不盲目,又不主观。
认识这种东西,说容易其实也不容易。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漂亮的美女,她对大伙儿宣称,自己是一个女的,而且还有点姿色,所以可以简称为女色,这就叫做“认识”。
但如果她说,我很年轻,也非常漂亮,以后肯定会有嫁入王思聪之流的豪门,这就叫做“认为”,两者的差别显然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任何带有偏见的认识必定会导致改造的失败,从而导致自由梦想的破灭。
记得前几年,有个香港大明星说过这么一句话,说中国人就是欠管,言下之意就是中国人的自由度太高,结果引起了哗然大波。
民愤就像是干草堆里扔下的火芯一样,一下子就燃烧了起来,也不管说这句话的时间地点场合和上下文。
这种愤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夹杂着狂热的民族热情,生硬而强暴地把人分为敌我之分,而且还扛着“国”字大旗,从而彻底地意淫了一把。
这份快感其实有点像是小学时我们去郊游,坐在巴士上,然后小明突然站了起来振臂高呼另一个同学表演节目,比如说李小露,来一个!来一个,李小露!
一般这时侯,除了李小露之外的其他同学都会盲目地high起来,热情高涨地跟着瞎起哄,浑然不顾到底让李小露来什么,她会不会来,或者车上有没有李小露这个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内容本身无害。我只想借此说明一个道理,虽然很多人都具有轰然起哄的无比自由,但却带有一种无可救药的盲目。
这就如同一群被打开了猪圈的猪一样,自由地奔跑在广阔的天地间,却不知道要跑去哪,为何去奔跑。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不小心就欢快地跑到了屠斩场。
(4)
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与企业未来》一书中提到: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出如此空前繁华的文明,很大程度是因为解放了思想的束缚。
有关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忙碌而勤劳的中国人太缺乏自由思考的时间了。设想有两种生活:
一种是在监狱里,里面的基础设施都很齐全,上网不要钱而且用的是10G网速的八核电脑,此外还有个图书馆,有着看不完的古今中外的书;
另一种则是在大千世界中,让你每天为了一口饭两件衣三代人早上赶早去挤公车,晚上赶晚才回家,期间上的班又不是你爱上的。房子要不吃不喝10年后才能赚到首付,老婆能挑个二手的算不错了,一不小心还可能是二婚的。
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或者我也不例外)。
当然也有人会坚定不移地选择前者,比如说王小波。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天才之一,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有关这一点,可以从他41岁从中国人民大学辞职,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得以证明。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可以义无反顾地追求自由,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把生活的束缚丢在一边,潇洒地走在寻找智慧的路上。
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宁愿随波逐流,也害怕去尝试哪怕一回——即便我们连三十而立的年龄都没到。
(5)
众所周知,纽约有一个自由女神,象征着自由和文明。可在地球的另外一边却有很多的自由落体,从楼顶或桥上,让人感受到生如夏花——即便从来就没有灿烂过。
柏拉图推崇的《理想国》是一个由哲学家来统治的贵族共和国和理想的奴隶制度。托马斯描写过的《乌托邦》则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压迫的理想社会。
可在我眼中,真正的理想国和乌托邦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其有着一个宽宏公正的制度,每个人做着自己爱做的事情,并努力成为理想的自己,而不是一头自由傻乐的猪或磨面的驴,任由若干年后的墓铭志上写满了荒唐、悔恨和泪水。
对了,我当年的那个市场总监,如今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并且成功地泡到了我们曾经都喜欢的姑娘。
他们幸福地生活了在一起:买了一个大房子,生了一个胖宝宝,还养了一头价值千金的牧羊犬……与此同时,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出差在外,剩下的时间又几乎日夜埋头于工作中,生活忙碌而充实,有影响力也有成就感。
只不过,我一直想找个机会问问他:老大,你当年苦苦追求的自由,是否已经到手了呢?
盆友们,再特么不“自由”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