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剩者为王》,金志杰老师在里面讲的那段话在网上也比较火。但其实想想,爱情离我们到底多远呢?
“你去厂里报个名吧,我跟你爸都觉得挺好的。这次是电厂招人,就在家门口,多方便啊。你在外面也挣不到什么钱,以后还得结婚呐,你算算啊,车子你还没买,现在你谈个姑娘没有车子怎么行啊,你堂哥也回来了你知道吧,他都在外面好长时间了,现在还不是回来了吗?”
我妈在我耳边喋喋不休,沉默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妈,你先出去吧。”
待在家这几天,我妈就像复读机一样在我耳边嘀咕她们厂里招人。
说一下背景条件,我家在安徽农村,不过现在农村的定义不一样了,我们这边的田都被征了,农民已经不种田了。为了经济发展,我们这里引来了好多厂,钢铁厂,化工厂,玻璃厂……我妈她们就在钢铁厂工作,这是政府对征田户和拆迁户的就业安排。
和我差不多的年纪的人很多初中念完就没念了,因为是征田户,所以可以去工厂上班。这相比北上广打工的农民工好多了,钱也足够养活自己。比贾樟柯电影里描述的倒是稍好一些。他们在厂里工作了几年,等我大学毕业他们已经结婚生娃买车了,我爸妈的学历只有初中,在我上大学之前,他们脑子里还是“中专金饭碗”、“大学包分配”的观点。等我上大学后,他们听人说“现在本科不行了,研究生才有用”,所以他们就鼓励我考研究生,可我却做了考研战场上的逃兵。
大四实习,学校安排我们去上海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不谙世事的我觉得特别low,就申请了自主实习。可想而知,一个毫无工作经验还没拿到毕业证的大学生找工作自然是四处碰壁。觉得自己PS技术还可以,想着做个美工也行啊,找了个创业公司做网页设计,工资给了1500,在南京,包吃不包住。
家里人知道后,全部反对。硬是把我押了回来,我阿姨儿说她们厂里缺人,缺我这专业的。我心想一个灯具厂的我去能干嘛,进去之后干维修工,电工师傅缺人了我得去,流水线缺人了我得去,跟着厂里人学抽烟,学骂娘。
借着考公务员的名义我回学校去了,因为只有说考公务员,爸妈才觉得说是个稳定的行当。因为之前有大学同学去参加程序培训,我也考虑过,因为程序培训本来就鱼龙混杂。贷款付学费比一次性缴清还贵三千多,回家找爸妈商量,我妈说:“肯定骗钱的,你培训完可以分配到什么厂?”
每次我都是很无奈的回答:不是进厂。这里我不是在责备自己的爸妈,而是觉得有些时候农村小孩有时候会被束缚太多,年轻时候的“试错”是宝贵的,有一段时间我看到网上转的最多的就是“你凭什么不努力”,“你凭什么不去追你要的爱情”,太多的“你凭什么了”,没错,我什么也凭不了。
我资质不高,我也没有做到足够努力,这些都是我该承认的。
我也觉得我在二十岁的时候丧失了二十岁该有的激情,本该是背着包看看大山大河、揽着姑娘说说爱情的时候,我却在浮躁的找工作。我明白我一回到家,爸妈跟我说的话肯定是:“家里的情况你也清楚,要谈什么样的姑娘你心里应该有数。”
任何事夹杂目的性肯定变得不纯粹,我相信感情也是。我明白感情合适很重要,现在想来,二十岁的我脑里没有爱情,只有面包,不,准确的说是面包渣。
“别人可以笑话我不努力、没实力、平庸、屌丝,但我内心一定要有些值得坚持的东西。”我无时无刻不在警示自己,心里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再来说说文章开头提到的我堂哥吧,堂哥长我三岁,这里称他L吧。
L是在黑龙江上的大学,大学谈了个女朋友,内蒙古的姑娘。L大四考研失败,只好回来找工作,签了安徽的一家建筑公司,跟着施工队后面做会计。和所有烂大街的剧情一样,异地恋不到半年L还是和他女朋友分了手。
那年过年L请我吃饭,喝了好多酒,一个失恋的人总是喜欢用酒精来麻醉神经。谁都知道有些苦涩是再多酒都麻痹不了的,L说在工地跑的这大半年酒是越来越能喝,心是越来越硬。对我意味深长地说:“一定要找份好工作,一定要有钱,不然你怎么找老婆,有了钱,我跟你说,哪怕是去嫖啊。”
那个时候的我没出校门,觉得一切都还早。直到我自己工作那一天,我才明白:这个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爱钱。说不爱的,要么没穷过,要么真不缺钱了。
L喝醉了说了好多,后来我们的联系一直很少。直到他辞职回来,我发现他也和我一样宅在家不愿出门了。
我们住的是拆迁后的安置房,好歹也是小区,住的反正比十年前好多了,小城市好还是大城市好的命题于我们而言是个伪命题,我们住的连县城都算不上,哪里好像我们都可以去,只要挣到足够的钱。哪里好像也不属于我们,因为“故乡”二字在我的印象里等于老家,而我的老家上面现在建的是工厂。
我是一个喜欢写文的人,我现在翻看,也觉得之前写得过于“老气横秋”,没有某些文章的治愈感。不是因为有了多少阅历,而是因为太早意识到物质的重要。可以说,过于“世俗”。
是什么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穷人的时候呢?
大学。
当我发现别人在发出去玩的旅游照片的时候,我和室友商量着去学校周边的哪个景点比较便宜;当我发现大学追女生,情诗不如看个电影吃个西餐管用;当我发现二本的学生真的不如三本的有钱,出国念书的家境大多不差,重点大学里市区的学生远多于农村的学生。
改变?
因为大学喜欢踢球,结交了好多朋友。他们笑称我们学校是考研的“二本加工厂”,学校里的同学也是农村的比较多,大多数人深信高学历一定可以好就业。
好像已经写跑题了,再写远一点吧。我来谈一谈我的初中同桌Z。
Z其实和我小学就是同桌了,Z是一个很好强的姑娘。就小学和初中来看,她不聪明,可是她很勤奋。Z的妈妈是我初中英语老师,爸爸也是初中英语老师。
我们同样进了县一中,之后初中几个成绩差不多的孩子逐渐差距越拉越大,她是为数不多学文科的。她真的足够努力,至少肯定比我努力十倍。高考后她考取一所985大学,要知道,在我们高中考取985的人也是少数,在我们茫然地度过大学四年后,Z又保研中科大了。
现在我们的聚会谈到Z,大家都感叹Z这个倔姑娘真的很努力,而更多的大家是感叹家庭教育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这些野蛮生长的农村娃还是没有他们有定力。这里我说一下,我绝对承认Z的实力,只是在这里我谈的是好教育促进了她的成长。
农村的姑娘嫁给爱情的机率?
等待爱情本身不难,却很难敌过“人言可畏”四个字。我相信"人言可畏"这四个字不仅仅是针对农村姑娘,对所有单身的人都适用。我能谈的例子莫过于认识的姑娘研究生毕业回来找对象十分困难,姑娘十分优秀,刚出校门觉得男人过于世俗,念了这么多年书终是无法将就。
“将就”这个词很难,爱情和婚姻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不对等的。可谁不期盼可以获得一份自己希望的爱情呢?
窗外又下起了雪,相亲、催婚、催二胎……
下雪了,一切才好像静了下来。
在结尾处说一下我妈让我进工厂我沉默的原因,我怕就像马佳佳在《绝望的大学生》说的那样,我爸妈是工人,所以我还得当工人,倒不是说工人这个岗位不好,只是我怕我日后的日子真的就和爸妈一样,我没时间带我小孩出去玩,他也只能靠上大学的机会出去看看,他要是喜欢唱歌、写文章、画画、摄影,我只能告诉他:可不能把这些当饭吃啊,家里条件就这样。
这太残忍了,如果一个人真的连喜欢的勇气都得因为面包太小而放下的话,就真的太残忍了。
(最后祝愿天下为我们操劳的父母都健康。对于你耐着性子看完此篇,表示很感谢。也许你我感受不同,你我境遇不同,感触不同。都祝愿你还有所爱,还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