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网络
文 / 梦的子民
最近小D发现初恋男友C经常在线,几乎每次上线都能发现他的头像是亮着的,已然能与大学时的频率相比了。
说不上为什么,虽已分手多年,但每次上线,小D还是会习惯性的看看那个熟悉的头像有没有动态。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那个头像一直是灰色的,签名也一直没更新。不记得从哪天开始,那个头像的签名开始频繁更新,有时两三天更新一次,有时一天更新一次。小D猜,也许是因为C的感情生活有了变化。
有一次逛C的空间,小D忽然发现他把空间的内容全部清空了,只留下一条“我的手只为你停留”的留言。看到C把空间清空得只剩那条留言,小D一边为自己在C的地盘消逝而伤怀,一边又为他新的感情归宿感到高兴。那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更多的还是为C感到高兴。小D打心底里希望那个她会以包容的心去爱他、体贴他。
潜意识中,小D似乎已经把C当成了一位远房亲戚。虽然不能正常来往,但C和他的家人在小D心目中占据的似乎就是亲友的位置。C的父母,C的兄长,虽然自他们分手时开始,小D就再也没跟他们联络过,但每每想起他们,小D的内心总有种歉疚的温暖。可能在小D看来,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珍惜,才导致他们之间的感情无疾而终。
婚期确定后,小D一直犹豫要不要告诉C自己的婚讯。内心里,小D总觉得应该告诉他,毕竟那是她曾最亲密的恋人。但不知为何,却又总是说不出口。
没想到有一天,C竟忽然主动问小D:你,是不是要结婚了?
小D心里忽然就有点微微的忐忑,有点颤抖,一如分手后每次跟C联络时的心情。
看到C发来的“请不请我呀?”,小D的心里竟矛盾起来,有点惊喜,又有点担忧。惊喜的是——她居然幻想着C会来,担忧的是——如果C真的来,他们该如何面对彼此?虽然小D知道C不可能来,但看到那句话时,不知为何竟然还是有那样的遐想。
小D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好故作轻松地反问:呵呵……请得动你吗?仍然抱着某种幻想。
C回答到:可能没时间,国庆放假需要值班。这是小D预料之中的回答。
C接着说:再说,要我说实话吗?小D知道C想说的实话是什么:就算有时间,他也不会来的。
还记得相恋时,有一次散步,小D开玩笑地问C:将来我结婚你会送什么礼物给我?C的回答是:什么都不会送。如果分手了,我们只能是陌路;而如果你结婚的对象是我,那么我也没必要送。
如今,他们已不再是恋人,C当然不可能会来喝小D的喜酒。
所以小D说:不用说,我明白。
说来也怪,曾经在一起时,小D总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了解C。如今分手多年了,小D却感觉自己好像变得很了解C一样。她也不知道这是否只是自己的错觉。
小D和C是高中校友,毕业后分别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在大伙都忙着恋爱的年纪,没有心跳加速的心动,也没有甜言蜜语的告白,两个人就那么稀里糊涂的谈起了恋爱。
因为两个城市相距甚远,QQ和手机短信便成了两个穷学生的主要联系方式,连电话都打得不多。但那时候的恋情多单纯美好,无论何时,只要收到对方的信息,心里都能高兴好一会儿。哪怕只是一条“在干吗?”、“吃饭了吗?”或“想我了没有?”的平淡问候,也能让彼此心里暖暖的。
22岁那个寒假,小D去了C所在的城市。C陪她过了最难忘的22岁生日,娇艳欲滴的玫瑰,香甜可口的蛋糕,还有温和帅气的C,虽是寒冬,可小D却觉得那段甜蜜的时光比任何时候都温暖。
不过甜蜜劲儿过后,自然也免不了摩擦。那时的小D自卑得有些矫情,不太懂得如何与恋人相处,不善于沟通,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也总是闷在心里。小D总觉得,C既然是自己的男朋友,应该知道自己想什么,应该猜得到她的心思,应该……
但即便有矛盾,小D还是觉得和C在一起是幸福的。她想当然的觉得他们会像大部分恩爱情侣那样走进婚姻,白头偕老。
毕业后小D很自然的去了C所在的城市。但造化弄人,就在小D好不容易找到份自认为不错的工作时,C却又要去往另一个城市。
此时的小D身无分文,没有勇气再追随C而去。于是,两人又成了异地情侣。直到后来两人渐行渐远……
有时小D也会想:如果当初不是异地恋,那么今天与她结婚的会是C吗?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有些人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如今的小D,会学着沟通,学着宽容,学着释然,学着自己与自己相处。因为她终于明白:感情不是想当然得来的,而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共同经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