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相信我,绝大多数痛苦都只是幻觉,只是一时的感觉而已,并不是永久的真相。
绝大多数自杀从高出跳下来的人,很可能不是摔死的,而是吓死的。因为若是落地的一瞬间心脏还在跳动,由于血压依然存在,应该是血花四溅的。而事实是现场大部分根本没有血迹,因为在落地的一瞬间,心脏早已经停止了跳动。
跳下来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跟我没有一点关系”的感觉那么真实,以至于跳下去的时候显得那么义无反顾。自由落体到地面有一定时间,很多生还者回忆,那并不是很快,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自己一生的某些重要时刻像幻灯片一样在脑中播放。
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这个世界原本就跟自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而且是很清楚的联系。刚才那种“这个世界跟我没半毛钱关系”的幻觉被证实为子虚乌有。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就要着地了……
事实上,人们不该为这个世界跟我没有联系苦恼,不妨反过来看:
原本这个世界是跟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我们一路走来,无论如何都留下了痕迹,不可避免或多或少都跟这个世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至于那联系够不够强,是不是有意义,取决与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我们的恐惧。
毕淑敏老师在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个学生问了一个终极问题:
老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毕淑敏老师回答:
生命本没有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
深以为然,也很庆幸自己在二十多岁就看到了这句话。
如果你也曾经认为这个世界跟自己没有关系,希望你能够转变这个观念。
无论你能否践行这个专栏的各种概念,希望你能记住:
生活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而排名第二的痛苦,也确定无疑的只是幻觉。为什么呢?因为很少有人认真想这事:
正确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
大多数人习惯单维度思考问题,从来不去想事物的另外一个维度
别人都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
你是正确的没有意义有意义
你是错误的很可怕……
你看,当你是正确的,别人都是正确的,正确本身的价值其实并不大。你是错误的别人都正确,倒是很可怕。
只有当你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你的正确才有可能产生巨大价值。
股市里经常有人“倒行逆施”仅取倒行逆施的字面含义,特立独行本身价值也不大,和正确一样。但特立独行且正确就价值巨大了(你正确别人都是错误的)。
这样双重维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后经常会用到。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比如被评价自己的时候,就可以把第一行换成“别人知道的”“别人不知道的”。把第一列换成“自己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
这样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一个“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自己。
至于他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
仅凭这样一个简单的思维工具,就了解到了“自己不知道”且“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其实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元认知能力。
若是我们用两个维度思考价值,那就相当的清晰明了。
不被认同的程度越高,正确的程度越高,那么这个正确价值就越大。
所有人都正确,那么这个正确没有价值。
例如,你看好VR大家都看好VR,于是你去做这方面的创业,其实胜算并不高。因为大家都看好,那么这个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最终只有能力最强资源最多的最可能成功。仅仅是你看对了这个事情,并不会给你带来哪怕多一点点的优势。
弄不好,正确程度上你还不一定比别人“更正确”。
所以,看到没有,
若是确定自己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你身边的人都不认可,那你应该高兴才对,而不是痛苦。并且,反对的人越多,你越高兴才对。
所有的人都声称自己在寻找价值,绝大多数人在一不小心找到价值后,自己根本不知道,不仅不知道,还不高兴,甚至痛苦的要死……
▲▲▲
为什么人们面对真正的价值会如此痛苦?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标准错了。他们衡量正确与否,靠的不是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靠的是“认同的人多不多”。
从底层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绝大多数人都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而是自己是不是显得好看。
进而,“表现行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他们需要与大多数人相同,跟大家在一起才觉得安全。
人云亦云很轻松,独立判断很困难。
想要违背主流观点,做出自己的独立选择,不光需要勇气智慧,这样费心费力的事情,当然不会被大家所欢迎。
这也击中了大多数“表现型选手”。因为他们只是在乎看起来是否足够好,至于是不是真的好,并不重要。
这是一个坑,又大又深的坑。放眼望去,坑内人头攒动。于是大家自然而然的接受自己轻轻松松随大流,不需要去做费力又艰难的事情——独立思考。
很开心,觉得自己聪明又占了便宜,没有去那个吃苦。而且大家不都一样吗?
最终这个世界不会给“表现型选手”正面反馈。只有有勇气智慧坚持独立思考,耐心等待结果的“进取型选手”才有机会获得这个回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003年的时候,全中国的人都认为,考个托福,至少需要一万二的词汇量——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我做了统计,发现,其实在部分中学词汇量的基础上,在多搞定2142个词汇有够了。
我知道自己是正确的,我也知道认同我的人不多。于是我知道这里可以挖掘出价值——结果那本(可心词汇,21天突破)买了两辈子……
2007年,我琢磨所有时间管理的书籍都错了,因为时间不可管理,我们只能通过管理自己和团队里的人增加效率。于是我有写了一本《把时间当作朋友》。
2011年的时候,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研究比特币。最初的时候我和所有人都一样一头雾水,但是我有精读研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我有“读不懂也坚持读完”的能力,进而反复读,进而读得更懂的能力。于是,我渐渐得出结论,这事是对的。然后我开始向身边聪明的人咨询,讨论。认为这事靠谱的人比例极低。在这比例极低的人中愿意用行动去验证他的价值的人就更少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有为新东方的同事跟我说了一个简单的原则: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听大多数人的话不是要按照他们说的做,而是听听他们怎么说,琢磨他们怎么想。
最终,我的结论是,比特币这事是对的。认同这事是对的的人极少。于是,这一次可能我的正确价值巨大。
2015年初,我又一次认为我想对了,“互联网上免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收费时代来临了。”然后我跟我身边的朋友说,告诉他们我的结论。结果呢说了大半年,大家都知识客客气气的听,也不反驳,也不做。
本来已经准备退休的我,想了想,算了还是自己来吧。不做对我来说是受不了的。因为再一次我意识到这是个成为特立独行且正确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一辈子能碰到一次已经实属幸运了。
于是我只能行动。下半年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积累了一段时间,开始制作各种各样的收费内容。7月底我在得到上开通了这个专栏。订阅量已经10万。今年年底,各大平台开始做付费内容订阅了。
这里值得重点强调的是,正确的价值,在于他与特立独“行”联系起来了,而不是特立独“想”。
每次我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看到了正确的巨大价值之后,都没有只是想想,而是马上着手去做。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行动力给我带来的巨大的收益。
其实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特立独行且正确”的想法。而到了最后,他们只是沦为了我们茶余饭后的“马后炮”,没有给我们带来正面的结果。
这个原因,不是因为它不独特,也不是因为他不正确,仅仅是因为你没有把它付诸行动。
所以如果一个想法,没有正确到让你愿意为他付出行动,那说明你对他还不够有信心。注意特立独行且正确,并不保证你一定有机会验证收获其价值。
几乎所有的比特币机构都找过我谈合作。而我认为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打造一个最大的中心”逻辑上站不住脚。结果呢,谈过的每家机构在接下来的几年估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我反复被啪啪啪打脸,同时,按我认为正确的逻辑打造的开源交易所增长极其缓慢。还是啪啪啪打脸……
这就真的需要勇气,最终这个世界给你正反馈,你心平气和的接受,不因此趾高气昂,相反,若是这个世界没有给你正反馈,甚至是负反馈,你依然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不因此灰心丧气——这不是勇气是什么?
“特立独行且正确”,最终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当然一切有价值的事情都是很难做到的,要不然岂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有勇有谋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
有勇,说明这个人有足够的信心,愿意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特立独行。
有谋,说明他是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不意气用事,做事讲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接近正在的“正确”。
有所的有勇有谋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代表。做起来真的不容易。但也正是因为他不容易所以才价值巨大。
参考之前我们聊过“落后”的话题,审视下自己在“谋”和“勇”层面处于人群中的那个位置。
我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是完全不懂这个道理的。进而吃了很多当时就知道的明亏,和很多年之后才能反应过来的暗亏。
随便举个例子,课堂上挑刺的学生,很聪明,但实际上是吃了暗亏的——因为“证明自己正确”并不是学习的目标,时时刻刻成长,早晚更聪明更正确才是应该的结果。可他们把注意力用错地方了。乃至于最终没有获得原本应该获得的结果。
这也是很多人一生都在吃的最大的暗亏。也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吃过的暗亏。
许多年后,我竟然有机会分享我的经历,分享我的成长过程。却又常常想,这样“事后”才明白的道理,传递给那些尚无经历的人,其实是难度非常大的——仅仅我自己说清楚难度就很大了。最重要的是对方需要有强大的元认知能力,强大的想象力。
然而毕竟,大多数人是有虚构的阅读训练的:然而元认知能力又是只要唤醒就不再消失的能力。于是终究有些人会因为这篇文章发生改变,懂得有些痛苦不过是幻觉,有些价值,之前之所以不可能获得,完全是因为自己就是那个“有眼不识泰山的睁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