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的到来
当安娜从书中的某个段落自然地降临人间后,我最初单纯的以为她是一位心思慎密、心地善良而又缺乏俄国女人的那种鲁莽气息的贵族夫人,如果托尔斯泰先生的这本恢弘巨著仅仅是写到了这里就自动地戛然而止,那么安娜或许会成为我文学世界里的一代女神,她的气质或许并不亚于我在《家》中所喜爱的琴小姐。
然而美好设想的由来往往产生于现实世界中的相反落差。安娜并没有按照我的思路简单的走下去,她在这本书里开始充当着一个不那么光彩的角色,在她的身上开始发生着典型的骤变和反抗,我已经在昨天和今天的阅读文字中感受到她隐隐约约的走向不可避免的堕落和灭亡,这样,在我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迷茫的同时,我不得不去思考安娜所选择的那种幸福究竟是一种怎样璀璨迷人的幸福。
安娜小姐已经是一个有了家室的人,她在旧俄国贵族的朋友圈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她的丈夫是俄国政府里面的高官——凭借自己稳重的处世作风和到处攀亲的优越才能,他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影响力,而安娜也是一个有着天生丽质的个体,她在这样丰厚的物质的基础上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衣着得体,在整个社交圈中无不受到欢迎和赞美。
安娜的心理动机
可是一个人的外表就一定能体现出她的内心活动吗?事实往往是,看似一个顾全大体的人其实内心时常会涌现出波澜壮阔的画面,如果没有,那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她还没有遇到让她心潮起伏的狂风骤雨。
在伏伦斯基这个浪子还没有出现以前,安娜还能在平静的湖面上荡起轻舟;当他们相识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时,精干老练的伏伦斯基用强烈的挑逗和暗示,终于揭开了安娜多年间死水般的情感需求,她为了响应这种自身长期缺乏的热烈渴望而奋不顾身地怂恿着自己的难以抗拒的欲望,最后享受到了短暂的欺骗的暧昧和欢乐,最终葬送于孤身一人的懊恼和绝望中。
我在这里把故事中的情节进行适当的简化,也就是:一个女人,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但是她和丈夫之间是深刻的嫌弃和不满,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和谐的画面,但是内心深处却在向往着不同的两个世界:丈夫的稳重保守传统恰好对应着妻子的浪漫探索和突破。就是这样一种割裂的家庭状态下,那个号称为了爱情而献身的第三者成功的把安娜的渴望勾引了出来,于是她决定和自己传统的生活来一个彻底的决裂,这一次在她看来:这才是自己期盼多年的想要的真爱。
然而托尔斯泰故意制造了个不幸,因为安娜又一次选择的这个人只是在玩弄她的感情,而这男人从来就不打算娶妻成家。
那么,此时,那些容易轻易下结论的人,最喜欢把所有的罪责归功于安娜的贪婪,甚至还要被戴上“不知羞耻”的帽子,可是我们的故事怎么会有那么简单的对与错呢?换句话说,在生活里,成年人的世界中怎么会有那么绝对的非黑即白的事情的发生呢?
安娜的不幸
安娜和丈夫的对垒,其实映射出不相爱的婚姻的悲剧,这就像没有稳固地基的房子,时刻面临着崩塌和倒下。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婚姻在那时是如何合理建立起来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安娜和丈夫很可能只是出于年纪的到来、观察中的好感、两个家庭的友好、门第的平等、肉体上的需求与幻想,才会接受家庭的组建,但是他们忽略了恋爱中的充分了解的过程,对方究竟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那一种类型,我认为这是两个人不幸婚姻的开端。
安娜有没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呢?这问题的答案就像在质问我们每一个年轻的读者一样,当我们在婚姻中遇到此类不幸的事实,而这时又出现了一个可以互相喜爱的异性(我们不知道他或她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挑逗,但是在表面上看起来起码是真诚的),那么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所以,出于对自身幸福的永恒追求,安娜当然有做出选择的权利。谁都有爱和被爱的需要,谁也不想在苦苦挣扎中走完自己的一生,而不同的是,安娜在这里却拒绝了离婚的选择,这样,当她和新的热恋的人交织在一起的事情被众人皆知以后,她就要不可避免地背上了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这个不幸女人的考量在于,她害怕别人得知自己同全城最出名的浪子在偷恋;她担心这样会失去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她恐惧于身份的丢失和财产的没收,出于这样的难以消灭的原因,她不能去公开自己的爱的权力,可是在她不能公开的同时,她又不愿控制自己去沾染新欢的欲望和需求,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侵扰着安娜的神经,并且伴随着她的欲望的强大而不断加深,最后矛盾发展到剧烈对抗和完全对立的局面上,她选择了欲望,她选择了为情而战,同样她也选择了必然的灭亡。
最可笑的是,在安娜看来最可靠的情人的肩膀,最后却是欺骗自己感情的阴险的饿狼,他抛下了义无反顾追随他的安娜,自己享受到了偷情的快感之后就爽快的丢弃了应当承担的责任,自个逍遥快活去了,在我看来,这样的男人从来就不知道责任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女人就是用来玩的,而玩多久就要取决于他想要的快感的到来。
安娜之问
我还要抛给读者朋友们一个问题:假设安娜最后追随的这个男人是一个诚恳善良者,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安娜的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