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有诗云“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周华健唱道,“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在有”,朋友是一个大家反复提及的话题,你到底怎么看待朋友、朋友产生的过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社交概念呢?
在百度百科上,社交被定义为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1、关于朋友
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朋友的故事,管鲍之交、伯牙子期、管宁割席等等。但总得来说,人有远近亲疏,你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从人类发展的角度,人先认同自己,然后是家、村落、城镇、地区、国家。在中国地区来讲,一般来说你的父母跟你最亲近,依次是亲戚,同学,同事。。。。微信里偶尔添加的人,一直到远方的陌生人。
你对待不同的人,不仅态度不同,而且能够给予的帮助不同。关系的深浅决定着你会为对方的付出程度。关系的深浅衡量是双向标准,关系双方对于关系深浅的认同不一定一致。比如有些追星族,为了偶像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是他们觉得自己跟偶像极其熟悉,他们知道偶像的各种习惯各种小爱好,认同偶像认同的东西,然而偶像却对粉丝个人一无所知,这就是双方对于关系认知不一致的典型行为。
2、如何衡量朋友
如果,需要用一个指标将人际关系进行衡量的话,有效时间是个非常好的指标。
一般来说,你们相处的有效时间越长,你们的关系相对而言越深。
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能够成为有效时间的,在亲子陪伴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家长拿着手机刷屏,孩子在旁边玩耍的情况,这种陪伴就不是高质量的陪伴,有效时间的有效度就非常低。
有效时间的质量可以从两个纬度衡量,一个纬度是与你情感交流的深度,一个是与你的匹配程度。
情感交流满足了大家的基本需求,有人陪伴,有人分享,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为你伸出援手;在你生病的时候,有人为你端水送药;在你最萎靡的时候,有人为你打气加油。
匹配程度从少到多的是以角色为基础来衡量的,每个人生活在世界里都有不同的角色,也就是我们看待他们的不同角度,我们的角色是孩子、父母、学习者、工作者、休闲者等等,我们在社交中暴露出的角色上的相似点越多,对我们的社交关系促进越有力。
角色相似性,按照兴趣、需求、价值观进行分层。
在共同的角色里,你们可以只是对于某个东西都感兴趣,比如女生在购物网站上的对商品分享,男士对于逻辑辩论节目的喜爱。再深入些,我们对于一些事物有共同的需求,比如去旅游时临时的团友,他们都是想要实现自己游乐这个需求的。再深入一些,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比如我们都愿意去从事一些学习型的活动,我们认为自我成长在个人的生命中应该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角色相似点和情感交流是相互促进的,你们的角色相似点越多,越会促进情感交流,你们的情感交流越顺畅,你们暴露出的角色相似点就越多。
3、怎么拓展朋友圈
以上分析,对于我们的进入职场后的社交活动,有哪些借鉴作用呢?
在进入职场后,我们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工作方面,这样直接造成了生活角色的单一,我们很容易把工作、娱乐休闲、朋友等角色统合成同事圈子,这样对于我们的个人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a、你需要在工作之余保证个人的社交时间。
你是一个休闲者,你可以在旅游、游戏过程中认识到朋友。
你是一个父母,你可以与你孩子同学的家长、孩子培训班同学的家长进行交流。
你是一个身体锻炼的人,你可以与你一个健身房的人进行社交。
在不同场合进行主动社交,以使自己的社交圈进行扩展。
b、对于投缘的朋友,花费时间和精力建立情感共鸣。
交朋友,首先要花费时间。没有共同的经历,是无法建立起友情的,俗话所,铁哥们得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时间还要是有效时间,在一定时长内,你透露多少信息,表现出多少感情,你们三观是否匹配,都是有效时间的质量的关键指标。
比如第一种情况,你们两个默不作声的对坐一个小时。第二种情况,你们大概介绍了一些基础信息。第三种情况,你们互相讲述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开心的、痛苦、尴尬的等等。第四情况,你们发现你们竟然都对佛教感兴趣,认同王阳明的理论,在实践中乐于助人,甚至在汶川地震的时候,都去过灾区。大家是不是已经认识到,都是一小时,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完全不同了?
c、会用其他方式维护朋友关系。
朋友不可能随时在一起,当朋友被空间和时间分开,你可以用哪些方式继续友情呢?
在《新生》一书中,笑来老师提到,
定期整理通讯录,为远方的送去问候。
定期组织些聚会。
在节日为对方送去小礼物。
这些都是有效维护朋友关系的方法。
有朋友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用庞龙的歌,给远方的朋友送上祝福。
《兄弟抱一下》
兄弟抱一下 为岁月的牵挂
为那心中曾翻滚的 汹涌的浪花
为哥们并肩走过的 青春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