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郎妹妹 微信公众号-阿四郎
每次说起孩子,我都是激情四射的状态!但每次思考如何教好孩子时,就是一声:唉!
但还好,起码没有逃避,每次和孩子相处不顺利时,都当作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已的机会。从以前遇到孩子没按自已要求做就生气到现在的第一反应是自我提问法:怎么会这样?是方法不对吗?是态度不好吗?是没照顾到她的感受吗?是孩子天生的懒惰使孩子做不到吗?如果做不到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值得这么生气吗... ...
然后在心里自问自答了一番:
怎么会这样?
以前发生同样的事,自已并没有坚持要孩子一定要这样,标准变来变去,所以孩子就变成有时做到,有时做不到了!
是方法不对吗?
嗯... ...确实有点太简单直接了,想马上说完就能看到结果,没耐心了
是态度不好吗?
要是别人也用这样的态度对我,第一时间感觉是指责多于引导鼓励,嗯嗯,,,吸气,,,呼气,,,调整一下自已的情绪,换个语气,换个说法再试试!
是没照顾到她的感受吗?
既然态度不好,那就一定没照顾到她的感受,嗯嗯,,,是这样的!
是孩子天生的懒惰使孩子做不到吗?
应该有这个原因吧,但如果我的方法够好,态度不错,能调动孩子的好奇或兴趣,或让她情绪不错的话,肯定比较容易做到,我自已不也是一样吗,当别人要求我做什么事,虽然是我应该做的,可我不想做的话,那人家态度又好,又告诉我做这事的方法,然后还支持和鼓励我,一定也是马上从不想做,转变成轻松接受的状态呀!嗯嗯,对!就是这样,要再多点耐心才行... ...
如果做不到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眼前这件事孩子没完成,会不会影响成年后的习惯呢,但如果不是总这样就不会呀,而且如果一直保持双方正向的情绪相处,对事情更有益,可要是总这样怎么办?那我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说,是的,就只能这样,等有办法时再来解决,好过一直想着无法解决的事也影响其他事情的处理态度,嗯,对,就这样!
以上问题在脑海里可能只是一分钟的时间,但这一分钟就能转变成一个平和的状态,加上现在女儿经常主动提醒我,我暂时很满意这个进步,这种内心提问的练习做了有两年,现在每天其实仍会因为女儿做事拖或玩手机生气,只是转化得更快了,我们还约好了一个方式来消除不快,当生气时,谁先想起,就主动拥抱对方,我发现女儿比我想起的次数更多,这也是为何建议父母多观察孩子,向孩子学习的原因。
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停留在问题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轻易复制父母的缺点,也同时复制父母的优点,优点很容易被当成理所当然而忽视,需要刻意提醒自已才会赞赏孩子。这样的模式其实来源于我们的父母,而我们的父母的模式也来源于他们的父母,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父母在他们能力范围能给下一代的都给了,给不了的他们自已本身也不曾拥有,我们给不了别人自已没有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一点没毛病,孩子只是在复制而已,别人给他什么,他就接收什么。当看到这一点,就能接纳我们父母的不完美,也同时接纳了自已也是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无法全部化解,会生气,会指责是以前我们接收回来的模式,意识到这种关系,改变自已的模式才正式开始,自已不断调整改变,哪怕每天有一次想起并做到就是很好的开始!
奥兰朵在《对生命说是》中反复强调,潜意识支配了我们90%的选择、情绪、行为,当感觉自已不在一个好的状态时,一定要停下来告诉自已,这是过去的模式,现在我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和更多的方式替换不好的状态。
时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为什么生气,是不是自已有些烦恼的工作上的问题,是不是自已也很累?这个思考一但出现,改变就开始了,允许自已一点点的进步,没有立杆见影的效果,只有细水长流的进步!终有一天,会发现自已变得越来越接受这样的自已,更容易满足当下,不那么浮躁,钱多钱少也不再向过去那么焦虑不安,更会安于当下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