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柯
白驹过隙,流年清清。
我已变幻成一个多边形,不晓得是不是规则的,也不晓得是不是立体的。因为经过的苦难太少,平庸过多。庸蠢腐化了我的棱角,使我的存在渐渐变小,心性渐渐迷失。
人在几岁的时候拥有的是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 ,人间草木,鸟兽飞鱼;在十几岁的时候拥有的是整个青春年少,梦里花落,像风像雨像雾,朦胧青涩;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拥有的是一个地平线,我们只要朝着那个灯塔或者很亮的启明星奋力狂奔,风雨兼程;三十而立的我们贫穷富有,拥有的是否是最初的心。
年少时,连忧伤都是简单纯粹的,重量是夏天草丛叶子上的透明的露珠。用廉价的笔杆子写出来的字体中规中矩、一笔一划的真诚的好看。到学校的路途步行几分钟,挂着老钟的那颗老槐树总是藏着各种神出鬼没的老师,小时候的自己有很不守时的父母,于是我经常踏着铃声而至。小楷生字本总是正反两面用,满满的都是学霸的证明。喜欢一些莫名稀有的词汇,抄送在简陋的日记本中,满心欢喜。
中学时代的忧伤偏世俗些,晚自习的时光清凉如水。非主流的伤感唯美句子弥漫了热热闹闹的网吧,就连笔记本的扉页上都是嘴角微微上扬45度的忧伤,黑白的颓废的不羁的,总有一款曾经你用的。如海洋般的杨树与灰不溜秋的粗糙水泥墙更搭一点。和蔼幽默的语文老师等于严厉苛刻的数学老师加上呆若木鸡的英语老师,但总归不如自由轻松的音乐老师。六年已经过去,中学时代的校园已经改了新模样,没有理由也没有证据去寻找咀嚼当年的青葱时光。尽管当时的心有些缤纷,有些羞涩。
再回首,回忆一层接着一层,像褶皱的地表层,又像是美味香脆的千层饼,同时又像是一座冰山 ,每当热情被熄灭的时候啃食一角,换取理智。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用来记忆的日记本在某一天也因为泛黄破烂而被妈妈错手丢掉。人总归是要老去的,等到成为白发苍苍的迟暮人之时,先储存点年轻时难忘的记忆。就像小鸟为了记着归巢的路线时所丢下的面包记号,只是为了找寻回家的路。
生而为人,十几年光阴所承载的重量似乎在某一瞬间被升华或被蒸发。《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有一句话说的简洁而悲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松子的一生貌似悲哀至极,被人嫌弃了一生,作为观影者的我却认为松子的一生从某个角度来看是伟大的。
我们生而为自己,在这短暂的岁月中也渐渐顿悟。
偶像这个词汇,被如今多娱乐性质的社会浮躁化了。茕茕孑立的人说自己从来不追星,很独立的模样,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塌糊涂。与你一同和世界打招呼的人很多,不同起点,不同地平线,一人生活很是艰辛。有一个榜样来做自己的北极星多么幸运。自己可以少走一些歧路,可以更加透彻的活得更有意义。那个人,在我十九岁的年纪降临了。假如爱有天意,那么,他就是我爱过最大的传奇。他的冷冷清骨,他的清眉目秀,他的遗世独立,他的渊博温柔,哪一处都是上天精心刻造的。星光熠熠的是他的三观,远离人群的他侃侃而谈生活、命运、苦难、朋友的话题;那些独具匠心的观点像一股清流涌入我心田,教着爱,教着走漫漫人生。
虚度光阴
李元胜有一首小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
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
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
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我还要浪费风起的时候
坐在走廊发呆,直到你眼中乌云
全部被吹到窗外
我已经虚度了世界,它经过我
疲倦,又像从未被爱过
但是明天我还要这样,虚度
满目的花草,生活应该像它们一样美好
一样无意义,像被虚度的电影
那些绝望的爱和赴死
为我们带来短暂的沉默
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
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
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
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虚度光阴,自欺欺人。我们年轻,即使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但有时心智却还未成熟。我们青涩且幼稚,阅历浅薄,在最美好的年纪中却没有将任何事情做出成色。我们没有拿到该拿的奖项,我们没有考到想考的院校,我们没有做将青春搅和的得兵荒马乱的一切,我们甚至未曾敢说出“爱”这个神圣晦涩复杂的字眼于他/她……我们就这样痴痴迷迷地跳跃了活泼灿烂夺目的青春那道线,踏上了“年轻人”的战场。战场很祥和,没有诸侯烽火,没有滚滚硝烟, 我们惬意地躺上软绵的毯子,摘一片硕大的叶子,隔着刺眼不敢直视的阳光。世界犹如被隔绝的安静,心慌了一下,看看同伴,他们还在做白日梦,打着呼噜,流着口水,小老鼠般“吱吱”磨牙。虽感到身体有一半仿佛已经趋近与透明,罢了,理会作甚。世界诚然是不对的了,不能将只是萎谢。
如果提起“虚度”二字,回望人生路,应是浪漫而不是遗憾的腐蚀。
消费,不陌生,关系紧密。消费金钱,司空见惯的消费方式。世界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与变化,中国变了个样子,时尚将淳朴撵的远远的,不见踪迹。经济的发展,数据的变大,消费感情的洪波也已经开了闸门,滔滔不绝。消费人设,真人秀节目的开始为一些人进行了人设洗白,真人秀风波渐渐平息,是遗臭万年的套路。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摆弄人设,昭告着大家。微博的设立,许多人都趋之若鹜的摆弄着煽情的文字,赢得一些大众的同情。朋友圈亦是如此,美图秀秀,潮自拍,B612为所有人戴上了巧妙绝伦的面具。百度一首木心北岛顾城的小诗,迷离的一张自拍形成了一种文艺青年的氛围。有个朋友对我说;“想了解她/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这是个荒谬的言论,朋友圈的生活是可以制造的,如果你想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文艺青年,你可以百度诗句,或配个文艺的图片说喝了茶,剪了花,写了一篇文章;如果你想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旅游爱好者,美景资源太多,随便一贴就是;如果你是美食爱好且身材倍棒者,大可以盗美食图,装模作样的摆拍……人设多么容易打造。
可是这样的人设,自欺欺人的代价重量太过于沉重。
火锅是一个私密的美食,隔着烟雾缭绕,看清对方的脸,却看不清他的表情。更别说隔着一张肚皮的心意。真真假假,诚挚虚伪终究逃脱不了岁月的魔掌,那些杂质分分秒的原形毕露。
火锅曾经意味着团圆,在一个圆圆的朱红木的桌子中央架一口火锅,砂锅很烫,大人不让小孩走近,锅里有腥腥的海带、细嫩醇香的豆腐、大多人嫌弃的老实巴交的姜片、工序繁杂原汁原味的细细的红薯粉、院子里差点被霜打的大白菜、被团宠的土豆片、透明黄的薄薄的豆皮、很有立体感的千张、长相狂野的蘑菇、炸的油黄的小酥肉、一清二白却藕断丝连的莲菜、还有乳白色的排骨……摘点盛开在土壤中的蒜黄,鲜的呦!小嘴儿只流油。吃完,家庭妇女用巧手给青红糖心的苹果褪皮,一刀下来皮还长长的连着在年少的我眼中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将苹果的果肉切成小块块,炖着山楂,一锅开胃的山楂苹果汤让肚皮滚滚的人们大快朵颐。那时的厨房不是用煤气,亦不是用电磁炉,是烧煤球,或者地锅。厨房暖暖的味道,藏在我记忆的味蕾里。饮食男女,其乐融融。
而如今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火锅种类也更加繁多,北京的羊肉火锅、浙江的八生火锅、杭州的"三鲜火锅"、湖北的"野味火锅"、东北的"白肉火锅"、香港的"牛肉火锅"、上海的"什锦火锅"、山东的"羊汤火锅"等,都风味别具,但却无有一类可以与记忆中的“地锅火锅”媲美。因为添加“爱”这个底料,“情”为辅料,无与伦比。
原谅是一个阴冷的词汇对于爱记仇的人来说。原谅意味着和解,和解意味着冰雪消融,意味着雨后初晴,意味着暂时的风平浪静。长大的我们,天生拥有的是亲情,进而拥有了友情,然后爱情。无论自己或是亲人、朋友、爱人、过客,在相处的时候总会有摩擦产生,吵架或是冷战,原谅是最好的结局。
电影《原谅他77次》中的“原谅”是指男女之间的。原谅一个人都是为了把他继续留在身边, 好让自己继续相信爱 一忍再忍说服自己坚持下去。可是人非草木,有限的耐心无法像青春一样被挥霍,原谅77次 不止代表着背后委屈了77次 ,还证明着被重重伤害了77次。
在现实中也需要这个词汇来解释爱。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这世界是不公平的。伤你最深的人,你却爱最多。对你最好的人,你却对他最抱歉。早离开你的人,你却一直惦记着。而总想陪你的人,却老嫌他烦。让你哭泣的感情,你舍不得。明知会幸福的爱,却又不想要。人生的不公平,只是内心的纠结。对别人公平一点,你就会过的好一点。原谅与被原谅的都无亚于是最爱的人。
我们都太专注于自己的伤口,忘了要去握住别人伸出的手。原谅值得的人,忘记不值得的人。
初恋的那个人对谁都能说爱,唯独于我而言闭口不谈。像燃起的烟戳到冰块上,“刺啦”一声。不痛但是很堵心。我眼前的路是弯弯曲曲的泥泞,旁边的小树林光秃秃的枝桠像一个个小和尚,树下堆积着新旧交替的黄叶。
初恋像是从秋天里逃生的蝴蝶,随着时光季节转换变迁,羽翼不再光鲜亮丽,冬天它就消失了。仍永远记得年少的心像破茧而出的彩蝶在山清水秀的春天里翩翩起舞,煽动着五光十色的羽翼,在第一眼的遇见悸动不已。
多年后,初恋幻化为日记本里最美丽的标本。那些眼泪,委屈,争吵,原谅都是时光的烟云,不必再去念念不忘。
从前慢 从前慢,而如今时光如闪电。除了木心先生《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之外,还有周云蓬的《绿皮火车》:曾经有那样的生活,有人水路旱路地走上一个月,探望远方的老友;或者,盼着一封信,日复一日地在街口等邮差;除夕夜,守在柴锅旁,炖着的蹄髈咕嘟嘟地几个小时了还没出锅;在云南的小城晒太阳,路边坐上一整天,碰不到一个熟人;在草原上,和哈萨克族人弹琴唱歌,所有的歌都是一首歌,日升月落,草原辽阔,时间无处流淌。二者解释过去的波光粼粼的流年岁月,岁月静好的现世安稳。
如今的我们在漫无目的的加快脚步的前行着,但是却发现是时钟无意义的摇摆。我们将我们的生活节奏调成了1.5X的速度,有人更甚,为什么要这么快节奏?一个刚进公司的小职员就忍不住的往上爬,拼了命的恨不得爬到董事长的位置;一个在医院的护士在人来人往的电梯中脱鞋时,抱怨快点下班;企业工厂为了销量马不停蹄的赶工,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加班。这样的快节奏是不正确的,是为了速度与数量而忽略了效率。这样的快节奏,工作是不美好的,工作者被机械化,成效从长远来讲是弊大于利的。呼啸而过的将是忠实的顾客。
影片《小森林》为我们的慢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女孩市子无法融入东京的喧闹生活,决定还是留在故乡小森。这里被大片森林围绕,村子中的人们靠农耕为生。市子每天自己种植,收割,自己制作食物,一个人安静的享用,偶尔与一个朋友分享,日子在春夏秋冬中静静流淌。时光很慢,悠闲自得,无功无利,认真老去。无所谓避世与出世,只因人各有志。
厨房里,她认真地洗菜,一次次地滤水,均匀地切碎,装盘,开火,放油,炒菜,每一个过程,都是细致而充满快乐,就连油烟都是快乐的冒泡。
慢生活,一字一句于说,一笔一划于写,一步一脚印于行,一咀一嚼于食,一干二净于衣,一心一意于人。这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艺术,更是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
马尔克斯说: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在这一时代的我们,遇见太多稀奇古怪的词汇,每一个词汇都是社会现象的表现。渐渐的,捆绑了我们的一生。我们得好好的努力的勤恳的生活。
生而为人,莫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