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事是想做且能做,但是一直没做的事,甚至有些事在自己脑子里面思考很多年,就是不见行动,通常我们把这个叫做“拖延”,今天这本《时间价值-积极主动地创造价值》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时间差。就是“想做”和“做”的时间差。“想做”是打算做一件事,“做”是真的动手做。今天咱们就接着这个聊聊我们所说的拖延。
“拖延症”这个名词,最早是在2006-2007年的时候出现在中文互联网,它本来是一片经济学论文《拖延与顺从》的一个中性名词,也不知谁翻译成了“拖延症”。
尤其是症这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病症”,就让很多人把拖延当成疾病来看待。既然认为有病,那就得治啊。所以就有关拖延的书成为了热门书籍。到最后甚至发展成为成了“拖延癌”。看,病的更严重了,都到“癌”了。
首先,这种建构带来了自我否定,就会让人陷入痛苦的循环,而且极难从这种建构解脱出来。这里面暗含一种“我不正常,这是一种病”假设叙事,意思是如果不是被这个病给拖累了,会不会比现在更优秀?那才是我正常的样子。这个幻想中的我,就会跟此时此刻的我产生对立,就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自己的否定和对抗上。这样一来,我们反而无法专注于想要做的事情,我们会拖得更厉害。
一旦认同这个叙事,就成为一个逻辑自洽的稳态结构。它不但可以自我证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阻止各种改变的努力。
每一个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的人,都曾经无数次地尝试战胜拖延。他们逼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对着书,对着电脑,有时候也能有一点进步,但这种进步常常维持不了几天。有很多人尝试过,先从最简单的任务做起,把目标拆解成细小的步骤,比如每天看10页书、写200个字,一步一步地完成目标,会不会拖延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你的小目标没有实现,你就会想,“我真的很没用,这么简单的事都干不好”。如果小目标真的实现了,你也会想,“这不是我正常的状态”,我只是用勉强的方式,做到了一点不值一提的事情,距离我真正想成为的样子还有差距,“我没有真的改变”。
所以,不管你的小目标有没有真的实现,当你这样苦苦坚持一段时间,往往就会不了了之,回到原来的状态,同时你更加坚信:“我的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决。”另外,拖延症这个说法还会带来一种想象,那就是“正常的我应该比现在厉害”。有人认为,这也是维持稳态的原因。
因为就算按期完成一个任务,也无法保证它的质量让人满意,但如果你相信自己有拖延症,就不用面对“我尽力了就这个水平”的事实,你就可以想象:这只是被我的心理问题拖累了。如果我正常发挥,我的水平该有多牛?那就可以任凭想象了。很多人维持拖延,就是在维持对于理想自我的想象。
那该怎么改变呢?
当然得从解构这个概念上入手。既然“拖延症”这个名字本身让我们有这么负面的联想,那么不使用这个名字不就行了。可以把拖延说成:你对这件事确实没有那么喜欢,你只想对付着完成,把它做到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大部分人的拖延其实不是真的不能交差,只不过是到了最后一个晚上,熬夜通宵地干活,也能差不多完成,只是质量不够高。
也可以用时间差这个概念来表达拖延。就是想做且能做一件事和真正做这件事之间的这个时间差。当然这个时间差恰好就是评估做事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时间差越长,做事效率越低;时间差越短,做事效率越高。最理想的时间差是想做什么,立刻去做。
把思考的点放到怎么做以及怎么做得更好时,而不是一直纠结要不要做,这样大概率会更容易成功。比如想看书,那你就不要问要不要看,先随便翻开几页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有兴趣或者需要的东西,有就直接看。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当天没有看完,下一次什么时候看,以及多长时间看完。对多方验证值得做的事情,我们应持开放的态度,如果觉得对自己有益,就不再问自己要不要做,而是直接去做。这样就没有拖延了。
我们只有十分有限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说它长,是因为慢慢做,总会把事情做好;说它短,是因为如果不去做,事情就没有完结的那一天。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书童寒不冷)
参考资料:
1.李松蔚.《心理学通识》“030—拖延症,一个病是怎么被发明的”
2.剑飞.《时间价值-积极主动地创造价值》,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