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心痛,因为我们只是普通人,时间久了我们承受不起。记住让你心动的感觉,不论那来源是什么,因为那会是你余生存在下去的意义。
每一晚等公交抬头注目着稀疏有次的树叶时,就像被它拥抱着,没有那么紧蹙,也没有那么散漫,仰视的刹那会被莫名感动掉。嘿,你为何如此温暖?
每一晚车驶过长江大桥时,透过窗望过去就像一幅画,零星的微光和黑乎乎的水面,以及那反复被雕刻的字迹又反复被刷漆埋葬后的栏杆,一切是那么平静,又是一层层能掀起你内心深处的蠢蠢欲动。嘿,你为何如此调皮?
每一晚漫步过那不长不短的桥洞时,就像一个打着镁光灯的舞台,而周围是空无一人的,只剩下和你时不时擦肩而过的道具(车辆),哦,还有你的影子。当你回头看过去,肆意让你的发丝在这空气中呼吸,牵引着你的眼,你的唇,你的全身细胞活跃起来。就剩一句呐喊了,但你不舍得,只愿让这一切停留在自然的协奏曲中。看着那东南西北的身影,脚尖,指尖,嘿,你为何如此疯癫?
每个人都是无数个我汇聚而成的,一段短短的路途,无数次跌宕的戏精更迭,都是太正常不过了吧。只是,我们慢慢变得吝啬了,而愈来愈快的断送了趣味。就像看一部剧,迫不及待只想知道结局。听故事,也只愿意略过风景,而只在乎最终的模型。给一个人上标签,也只是着眼于进行时的所见。
……
最近迷恋上了百年前的英剧,相比韩式的国民老公乌托邦版而言,简直大快人心。
对人性展现得露骨越是耐人寻味,反而更贴近我们真实世界的生活。然而不论是怎样的时代背景烘托,宽恕总是最植入人心的,也是始终存在的。
我们眼见的并非都属实,那优雅华丽的姿容背后,总是有不可为知的血腥。还有那些洒脱,真的是毫无知觉的没心吗?某种东西一直延续的存在价值,更是因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博爱牵引。
伯爵夫人,包括廊桥遗梦类似的剧情,我们真的能用三两句来片面批判某种行为吗?道德伦理,还是人情为主导?所谓的自己的三观真的是坚不可摧的吗?或者说你真的了解实际的或者待开发的自己吗?不。
伯爵夫人里权贵,政治,世俗,家庭地位,都一一呈现。一个女孩变成女人,不是她被宠坏了,而是被掠夺了爱的滋养,她的光芒都褪去了。而女人的半成熟,才是悲剧的开始。她的位置被安置在那了,别人眼中的高高在上,同时也是别人背后冷嘲热讽的挖苦对象,可她不得不为了给伯爵撑起面子,去装作一个高风亮节的大度的妻子,默默地将那些无法容忍的出轨视而不见。
可是谁都有线崩的一天。当她所有的精神寄托都被剥夺时,她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怜的人,自己最真心对待的朋友也给自己带绿帽子了,一切都瓦解了。她再也不想妥协了,不顾一切奔向能给她爱的那片天地,那个男人。这有错吗?人性从来都不是洁白无瑕。她违背了伦理道德,因为她的心被摧残得血肉模糊。报复?不。从来不是她的出发点,她要的只是仅有的一点爱。
而男孩变成男人的那一刻,是懂爱会表达爱的开始。公爵说:我是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但……。甚至当他最后一次击败她底线时,他的整个肢体是僵硬的。就像一个犯错的孩子,有些无措,有些慌乱。按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男权地位而言,他是没有过错的,他只是想有个能传承他的根,而她偏偏无法如愿。所以他更不知道如何在尊严和爱怜中平衡了,兽性取代了理智。但是有趣的是,他无法容忍背叛的愤怒下,却有一丝藏不住的爱意和妥协,那个不善表达的他,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都没有察觉。
那份挽留和想重新开始的似傲娇似柔软,有放低自己,更是打开自己。看向窗外孩子们嬉闹的瞬间,他多么满足。这不就是他一直想要的生活吗?
伯爵夫人最终选择了释然,好像又变回原来那个小女孩,又不是。但经历一遭后,她和他都开始愿意去为一份幸福投入爱了,就好像这才是彼此真正的开始。
摩擦过后,最终留在身旁的才是爱的真相。不论这里面夹杂着怎样的错综情愫,但不计前嫌的重新开始,继续延续,始终是人世间很可贵的一份博爱。
我们的爱是那么广,才显得那般真实和有归属感。有些爱,往往不会如你所预料的能看到有利证据,反而不经意间的情绪失态最易暴露,没有多余的言语,有的只是那个爱你的人无法自控的肢体语言。或是融汇在最琐碎的小细节中,那般润物细无声。
一本书,可能现在读起来了无生趣,过个几年可能就爱不释手收藏了。
一个人,同样如此。
我们只是需要多一点真性情,让时间来揭晓你的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