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我讨论了一个关于职场中对等的事情,他说,职位很重要,因为职位决定了地位。如果没有对应的职位,工作起来会有一种不对等的感觉。如果地位不对等,很多人都不接受对话。
其实,我挺理解他的想法的。但,只能是理解,不能认同。
刚毕业的时候,进入了一家外资公司,在公里,大家除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外,还有英文名字,在那里工作的多年时间,我们都以英文名字称呼对方,包括大老板,直呼其名。可能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我在一开始,就没有很明显的层级感。
记得第一次给客户做方案的时候,同事给了我一份标准工作流程,说工作是要按流程进行的。
在ppt中插入图片的时候,同事告诉我,专业的调整方式不是随意拉伸,而是等比例放大。
当我写第一份brief的时候,同事告诉我,每一个节点都要说明清楚。
我被告知,在deadline之前是一定要完成工作的。
他们告诉我,这叫专业。
不能忘记的是第一次在公司做方案试讲的时候,我那蚊子般的声音,不自信的表情,一问卡三下的回答被大老板拍着桌子轰下台来,被问到:你中午没吃饭吗?有气没力的。你这么不专业,怎么可能说服客户?
我错失了一次给客户讲方案的机会,因为我不够专业。
第一个上级是个香港人,不知道为什么,他脑袋里总是有一堆的为什么。我做的所有方案到了他那里,总有一堆的why在等着我。经常被问到有一种被逼想上吊的感觉,如果眼神可以杀人,我估计他已经被我暗杀多次。
为了避免一堆的为什么,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问同事为什么,问合作伙伴为什么,他们都被我烦到不行。
直到有一天,客户问我,你很专业呀,你是到过那个地方去实地考察吧,不然怎么能对周边的地理信息那么了解?我开始体会到专业是可以被认同的。
直到有一天,当我自信满满的给客户讲完一个方案,客户当场就确定时候,我知道自信是可以感染别人的。
行业里混迹了几年后,一个同行在请我去给他们的新同事讲方案制作时,拿着我的新名片说不仅人专业了,名片也变得漂亮了。
到第二家公司,除了英文名字外,同事之间也用老师做尊称。
有一次办产品发布会,失败了。在做总结的时候,有气无力小心翼翼的样子被当时的领导骂了个爽快。他问我:你的专业去哪里了?你都对产品没有自信,销售怎么相信你?客户怎么会来?
不知道是不是被骂之后就又清醒了,重新打起精神,后面再办的场次基本逢场就爆。
有一次,要去找个部委做一个项目合作。我心里的确胆怯,不知道那么大的领导是否会接待我。以前也没干过这个事情。
做完项目方案后,自己给自己讲了若干遍,直到把自己完全说服,回答了自己若干为什么之后才给对方发过去。办事的人员打来电话,问了一堆的问题,在得到一一回答后说会帮我发给相关领导试试。
意外的是,对方竟然回电话了,而且竟然还电话沟通了一小时。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看过最有说服力的方案,而且他的工作人员说我很专业也很有感染力,于是他很感兴趣,然后极力促成了一次相当有意义的合作。
那些时候,我也都只是小小的办事员而已。
到第三家公司的时候,按照我原来的习惯,第一次给一位总打电话就直呼其名,同事告诉我要叫职务名称,可简称总或经理。坦率的说,对于这样的称呼方式,我会潜意识里有一种层级感。每次逼着自己去这样称呼对方的时候就想笑。后来也渐渐习惯,不过是个代号。
但骨子里的层级感依然不是那么强烈,一直认为只要足够专业,无论职位是总还是专员,都是对等的。
所以,我坚持干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里快速的专业起来。
有同事在工作沟通的时候和我说,我不敢和某总说,他说要这么办,我就只能这么办。
当然,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先执行。但如果平常呢?
我特别想问,你的意见是什么呢?你有自己的见解吗?你问过为什么吗?如果都没有,那你的确只能按他的意见办,因为你不专业,你们没法对等。
对等,和职位有关系吗?当然有,也必须有。不然怎么会有领导对话的产生?但必须有职位吗?也不尽然。当你没有职位的时候你还有什么?你有专业吗?如果你不够专业,那你够敬业吗?你够自信,你够热情吗?如果都没有,何来的对等?何来的抱怨只能这样?
有供应商曾和我说,只要不赔钱,都愿意与我合作。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他们在合作的时候也会有选择,要么有利润,要么有收获(品牌、标杆案例...),不外乎就是价值在哪儿。在这些合作中,他们能学到对他们成长或发展有帮助的东西,能应用到其它企业,利润就可以适当减少。
对等,在职场中,是合作双方的价值感,是思维方式的一致感,是彼此的认同感,当彼此的价值相当,彼此都认同的时候,才是真的对等。
所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送给今天过生日的自己
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