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回家过年,已经读完幼儿园中班的大侄女,总用普通话叫我姑姑,时不时还用普通话哼上几句学校教的诗和歌,娭毑已不是“娭毑”,是“奶奶”。更令我吃惊的是,还没去幼儿园的小侄女才三岁,也开始各种说普通话。想我当年一年级的时候还经常因为不会说拼音而被留学。前天,好朋友来我家拜年,跟我说起她外甥女在长沙长大,竟然不会说长沙话,一口都是普通话……
我震惊了,一个小孩几岁的时候语言环境对于形成语言至关重要。而是什么改变让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却不会了当地的语言?
今晚看新闻,在新闻最后,播报了节日里安静而祥和的长沙城,平日里的繁华与喧闹与节日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回家的日子造就了一座座空城的时候,我想语言的消失也跟这有些关联吧。
当年轻人都拥挤进一二线城市,他们去到一个新的城市,在新的城市安家,两个来自不同城市,不同省份的人相结合,普通话成了日常交流的几乎唯一语言通道。他们的孩子在普通话环境下成长,即使一年也就是过年的时候能回上那么一次老家,可是这对于让孩子学会一门方言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家长双方的方言对于孩子来说也就是陌生的。而那些被父母留在老家的孩子,从被送进学校后,老师教的,小朋友说的也都是普通话,于是我们的方言渐渐失去了传承。
如今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后代,都是90后,00后,那些只会说方言的年代的人已经归入社会的老年人群体中。在这个一家人所有关注都在小孩身上,而家里的老人被遗忘的时代,我们失去了对老年人所拥有的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通道,他们的故事没有了聆听的后辈,随着他们的逝去,那些文化的源头慢慢枯竭,他们经历的见证的中国的岁月,拥有的各地方言也随之而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语言的渐渐消失,那些随着一起消失的将会有什么呢?我不敢想象,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和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在语言里面的独一无二的情感,那些经历岁月洗礼的记忆,那些永远回不到的过去就这样渐渐找不到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