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书的时代恋爱比较简单,图书馆能产生缘分,自习室能产生缘分,食堂可以,校园草坪可以,校门口的小吃街也可以,大家年轻又充满活力,配对起来容易,日子过得也慢。不像工作后,22岁到26岁,嘶拉一下就度过了,觉得自己运气差,日复一日,想遇到合适的人也难,想遇到喜欢的人也难。
早恋与爱情并不能划上等号,更准确来说,小学与初中的恋爱更多的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喜欢。即便是高中,更多的也是懵懂的欢喜,是习惯了朝夕相处的刷题与偶尔的放松笑闹,是向往大学、憧憬未来却无法作出实质性的承诺的喜欢。
什么是大学生?大学生就是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一件事物的利弊关系也已经具备更加充分与准确的判断能力了。在大学这个青春的黄金时代,我们应该一心渴望获取知识,专注提升自己?还是应该在青春萌动的同时谈一场恋爱?这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该也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由此,在大学,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举措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也因着个这点,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与学习大学生恋爱心理知识,让我们更加理智的看待这个不可逃避的问题。
我认为在大学谈恋爱,在兼顾学业的同时,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是幸运的。
大学生恋爱心理可以简单总结为五点:1、少了约束;2、好奇心理;3、从众心理;4、排解寂寞心理;5、价值追求。大学生也可以简单分为三类:失恋型、热恋型、等待型。
毋容置疑,好奇、从众与排解寂寞的恋爱心理都是个人不成熟的一种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定义为"不负责任"也不为过,这三者与第一者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刚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三年的巨大压力的学生来说,大学无疑是一个象征着自由与美好的天堂——远离昼夜遨游的题海,远离班主任"恩威并施"的教导,远离父母琐碎的唠叨约束......初入大学,对校园好奇,对同学好奇,对爱情也好奇,便想着"快些找到一个喜欢的谈一场轰轰烈烈毫无束缚的恋爱。"爱情若是来了,随心便可。若是仅仅为了体验恋爱,便是幼稚。
作为当代接受高素质教育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端正恋爱动机,正确恋爱,理智恋爱,责任恋爱。
相较于中学时代来说,大学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已经趋于成熟,具备了谈恋爱的基本条件,那就不必为了所谓的前途和事业刻意地压抑自己正常的情感需求。认真谈一场考虑未来的恋爱,在丰富大学业余生活的同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学习进步,提高学习动力与兴趣,交流学习生活,缓解学业压力,减少无谓的打游戏低效能社交对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改正自己的缺陷去适应对方,对个人发展、社会情感发展以及提高青年社交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也能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个健康积极的爱情,应该是互相促进,内在充满巨大力量的情感,应该能使我们更加乐观地看待和向往未来美好生活,去淡然的接受生活赋予的一切欢喜与伤悲,使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业。通过一个人看到整个世界,而不是在这个世界只看到一个人。
若是爱情来了,认真考虑,给自己的情感一个合理的交待便好。若是爱情未到,也自然不必着急,在这个或短暂或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抓紧学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为人处世之道等等,不断地去丰富自己,提高个人修养,优雅淡然地等待遇见与自己灵魂相契合的人。
信马由缰,好乐无荒。大学生依旧是学生,介于学习与社会之间,生活并不是只围绕着爱情打转。爱好玩乐也好,恋爱也好,一切一切都要建立在不荒废学业的前提下,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对自己所在意的家人,爱人,朋友负责,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