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看古代的朋友圈。
不管你信不信,古代也有朋友圈,只是和现代的不同,古代网络不太好,朋友圈有延迟。
举个例子,你穿越回唐代,某个夜里看着月亮突发奇想有了点想法(啊!好亮的月亮啊!),想拿起手机来拍张照发个朋友圈,但是突然发现,没有手机!咋办?于是你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今晚月亮真好看。过了几天朋友来看你,酒席宴间你拿出了这张纸,“太白啊,七月那天晚上月亮相当漂亮了!不信你看这。”说着你伸手给他指那天晚上你写在纸上的话。太白看后大加赞赏并给你点了个赞。
朋友圈内容的发出和好友的接受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古代朋友圈的延迟。
比如,苏轼和张某共度了一个不可描述的夜晚,留下了“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朋友圈,以后逢友人时时拿出来看。
比如,李密的朋友圈底部始终压着那个和皇上的聊天记录——《陈情表》,他当宝贝一样存着(我猜的)。
比如,陆老某日卧床听雨,颇有人生感慨,发了个“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的朋友圈,一直到今天也有人给他点赞。
在现代人的朋友圈里,完全不会有时间延迟的问题。
你到某名胜游览,站在景区发了个朋友圈,可能还没等你出来,评论点赞就已经要把你埋了。
网络的迅速真是让人唏嘘,从此山海可平,天地一家,时间和空间都败在了网络脚下。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稀缺性原理,意思是一个东西越稀少人们就会越不自觉的觉得它可贵。这就是为什么当你面对两块饼干时觉得它比相同的十块饼干好吃。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合理外推——轻而易举的沟通使沟通的价值大打折扣,反倒是烽火连三月,才家书抵万金。
如此看来,与古代相比,现代人的朋友圈倒是有一种快餐式的浪漫了。所有好友的所思所感同时充斥在你眼前:人生问题,价值取向,个人情感,情侣恩爱,世界感悟,逗趣恶搞,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它们争先恐后的到来又摩肩接踵的离开,你留不住它们,因为明天的朋友圈又要来了。
头一次,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如此畅快淋漓的展现,却展现的如此没用。那些涉及人生终极问题的话题除非遇到知心朋友否则石沉大海,那些日常生活的经历在见面被当做谈资后也大多被忘却。
信息爆炸就是信息缺失,极限的光明就是黑暗。
所有人都是我的朋友,所有人都不是我的朋友。
进一步,过度的社交会带来麻木。看朋友圈之前,我们或许早已给发朋友圈的人贴上了标签。“她是我女神,她又发朋友圈了,我得好好夸夸她。”“我不喜欢她,她的朋友圈我一看就生气。”
当你扫到朋友圈的发布者是谁的时候,你对这条朋友圈的态度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关注度高的人,关注度越来越高,反之一样。
再进一步,朋友圈让人上瘾,分享成瘾。当你习惯了发朋友圈,好像今天发生的什么事或自己偶然得到的什么想法不发出来让别人看到就不存在似的。中午吃了顿饱饭,拍照,发;和某人聊的很开心,截屏,发;有了点小情绪,写出来,发。
让人上瘾的不是朋友圈,是渴望关怀渴望被理解的心理(排除某些社交达人,至少大多数人是这样)。渐渐的,每天不发个朋友圈就难受,不刷个朋友圈就难受。
打开手机一帮朋友,关了网络谁也找不到,呵,多可怜。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一点柴也没砍到。放弃无意义的社交吧,要是真的关心我,给我打个电话?
以上这些是针对普通人说的,因为“成功人士”整天忙着“成功”,他们
没有时间刷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