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郑风》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这首思念恋人的小情歌传唱于郑国的坊间。诗词真挚又质朴,曲调也必定缠绵悱恻又余音绕梁。今天,我们吟咏这样凄婉卓绝的情诗,会想当然认为郑国是一个歌舞升平、风花雪月的存在。然而历史往往与想象不同。郑国,这个地处中原却列强环伺的诸侯国,注定有她自己的辉煌和没落。
建国与迁都
由于采用分封的政治体制,西周的诸侯国很多,他们建立的时间也有早有晚。有些是异姓的诸侯国,比如分封给太公的齐国是姜氏;更多的是同姓诸侯,比如大家熟知的分封给周公姬旦的鲁国和分封给唐叔虞的唐国(也即是后来的晋国)。和那些老牌诸侯国相比,郑国虽然是同姓诸侯国,但是建国很晚。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信褒姒,政令失体,更有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朝廷内外怨声载道,很多诸侯国和中央政权离心离德。朝廷中的很多有志之士很担心这种局面。他们一方面向幽王谏言,一方面在考虑王朝倾覆之后的退路。此时,担任司徒职务的是幽王的叔叔姬友。
姬友是周宣王的庶弟。因为出身问题,宣王即位后,他鞍前马后地伺候宣王二十二年才得到了镐京附近的一块封地——郑,爵位是“伯”。从那以后春秋版图中多了一个郑国。人们也都习惯性的以封地和爵位称呼姬友叫郑伯友。
应该说,作为郑国的开国君主,郑伯友干得不错。励精图治三十三年,把郑国摆弄的风生水起,百姓安居乐业。等到宣王死了,幽王即位,就请这位叔叔来到镐京做了自己朝廷的司徒。
来到新的岗位,他同样兢兢业业,左右逢源,得到了同僚们的信任和百姓的拥戴。但是,他的侄子幽王确实不争气,弄得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大厦将倾,郑伯友向太史伯询问对策。太史伯的核心意思就一个字:逃!他建议郑伯友把自己封国的百姓迁往洛阳东面黄河以南的地方。理由是原来那里的东虢和郐的诸侯王贪财好利,不得民心,方便趁虚而入。
郑伯友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经幽王允许,把他的子民迁到了洛阳东部,而东虢国和郐国为了讨好郑伯友和幽王,献出了十座城邑。郑国自此就在洛阳以东黄河以南这块中原土地上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为了区别以前的郑国都城,我们习惯上把现在郑国的都城叫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