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课题6《忽视“包含除”后患无穷》。还是问题导向下的阅读,今晚有一场讲座,抓紧时间阅读打卡日更。阅读课题全文,“一体两翼”浮现脑海,改名一除两翼。就是要帮助儿童把头脑中除法模型的等分除和包含除建构好,那有利于儿童头脑中数学思维发展,具体来说也有利于今后分数、比等相关知识的建构。
1.除法有几种模型?
文中提到除法的模型,包括等分除和包含除。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例如将8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块?8÷2=4(块)在这里求每份是多少?那就是等分除。
例如将8个月饼分给一些人,每人4块,可以分给几个人?8÷4=2(人)在平均分的情况下问包含这样几个4块,那就是包含除。
2.为什么说忽视“包含除”后患无穷,有哪些后患?
首先我们把这句话拆解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忽视“包含除”,第二部分“后患无穷”。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中一些忽视包含除的现象。
以苏教版为例,因为笔者接触较多的使用的是苏教版。首先苏教版关于等分除和包含除在编者意图是较平等的对待的。表内除法这一单元,例1介绍了平均分,例2介绍了等分除,例3介绍了包含除。但是在后面的练习编写等过程中,明显包含除的类型是少于等分子的。此外,书中也没有明确给出等分除与包含除的明确概念,只是让学生感悟意会。也没有将两者进行对比,构建除法的模型。总言之包含除的例题少,练习也少,缺少两类除法的对比,没有帮助学生建构除法模式。
这样的现象,教材中教学中“包含除”的“忽视”,学生也容易对包含除进行忽视。结果就是分数除法不理解,遇到那些不能整分的情况。学生很难理解最后分得2/3块,分得8/5块类似这种结果。
3.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那么包含除对应乘法中的什么呢?
阅读到这里开始联系以往头脑中关于乘法和除法的已有教学认知。以往看过马老师的一篇文章,她认为将被乘数,乘数的说法取消,用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来指代,她认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算理体系的承重墙给破拆了。那她的这种说法持保留意见,至少给人的启示是老师得知道被乘数和乘数这一回事情。
那在这里异想天开设想,会不会正是现在的儿童不加区分被乘数和乘数,不去追问几个几,导致包含除中“包含多少个”这样的模型孩子没有在头脑中树立。导致后面分数除法包含除模型的不理解。这里只是个人的片面猜想。
4.获得怎样的启示?
阅读到这里越发觉得小数不小,背后有着很多大道理。越是沉浸其中,越是发现自己的无知,越是深感别有洞天。
回到标题:“一除两翼 齐飞致远”。首先在除法新授的时候,平等对待,同时出现等分除和包含除。随后帮助孩子对比等分除和包含除两者的不同,区分两者。最后孩子建构好除法中等分除和包含除的模型,那后面分数的学习除法的学习就能水到渠成,帮助孩子跨越头脑中的思维鸿沟。
拓展阅读:
1.竺仕芬.理解分数的一把钥匙:部分与整体的包含除关系
2.张奠宙.维度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小学数学不应回避。
3.丹尼斯.舍伍德,系统思考
1202字2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