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上我带女儿去洛阳复查眼睛,回来的路上开着车特别困,10点多到家后我先躺下睡一会,让儿子11点的时候把米蒸上。
11点半我起床了,到厨房做饭,早上没有吃饭已经有点饿了,就快速准备菜,没多大功夫菜弄好,就可以吃饭了。我叫儿子盛米饭,我来端菜。当孩子揭开蒸米饭的锅盖时,我有点恼火,一看锅里的米就那么薄薄的一层,还是一粒粒特别干。因为儿子蒸米饭干的情况,我已经多次给孩子说过,让他蒸米饭的时候多放点水,别总是刚好淹住米就行,但孩子大部分时候蒸出来的米都是又干又少,好几次我都没吃。因为量少,我吃了他不够吃,况且那样干的米我又不想吃。于是,干脆自己再做点其他的算了。这样的次说多了,我就很有情绪,心里责怪孩子:我都说了,你怎么就不改呢?
嘴上也直接就把不满说出来:看到你总是蒸这样的米,我就可来火,妈妈已经给你说过很多次了,蒸米不要蒸这么干,妈妈不想吃这么硬的米。
儿子沮丧地说:我也不想这样呀!
我:做什么事记得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喜好,还要考虑自己周围人的喜好,你看妈妈做饭是不是不会只做自己喜欢吃的,你周末回来妈妈是不是总是会问问你想吃什么。
然后,我和孩子一前一后把饭菜端出来,两个孩子吃饭,我又来煮饺子。
一个人在厨房的时候,觉察自己此刻的心情,我发现自己除了有点生气,还有些委屈。当感受到委屈的时候,我怔了一下,我为什么会有委屈的情绪呢?
小时候的事情浮现在我眼前。我记得小时候我特别不爱吃红萝卜,而冬天的时候,妈妈做饭每天都有红萝卜,做的饭我还特别不想吃,每天中午回家吃饭我都是特别不开心,想哭想生气的感觉。边吃饭边把红萝卜一根根挑出来,挑着生着闷气。我也告诉妈妈饭里别放红萝卜了,但是,第二天中午回家妈妈依然如故,饭里依然有一成不变的红萝卜(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是不理解妈妈,那时候冬天就是吃萝卜白菜,你不让她放红萝卜让她放啥?在她的观念里放了红萝卜饭还有些颜色,知道我不想吃,我不想吃可以自己挑出来。那么多孩子,哪能单独照顾一个孩子的口味。)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其实惹我想发火,让我委屈的不是儿子,是我小时候未被满足的感受借由这件事被激起来了,我从内在渴望妈妈照顾我的感受转嫁到儿子应该照顾我的感受。我不想吃那么硬的米,如同我小时候讨厌吃红萝卜,我已经告诉你多少次,可你一次次还是这样,你都不照顾我的感受。所以,我感觉很委屈,当我觉得委屈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看到儿子他做的很好的部分。当我那么困,让孩子帮我把米饭蒸上的时候,孩子欣然同意,他还心疼地说:好,你赶紧去睡会儿吧。这么懂事善良的孩子,那一刻我都没有看到,还在心里责怪孩子做事应付,随意把米蒸上就不管了,管它硬不硬都不考虑。
我把儿子投射成了妈妈,是自己的旧伤复发,才让自己恼火和委屈,其实与儿子无关。今天正好看到一段话,很有感触,这段话是这样写的:修行是一个与自己不断和解的过程。你和外在所有人事物的关系就是你和自己关系的投射。你对外在的评判与指责,是你对自己某一部分不接纳的反映。当你全然的允许、尊重和接纳自己的时候,你就和外在的一切人事物和解了,你就与所有人所有物拥有和谐顺滑的关系,你就能在地球上如鱼得水的玩耍。
所有外在的呈现都是自己内心没有被处理的情结勾发出来的情绪反应,不要纠结与表象深入自己的内在,做自己的疗愈师,好好看看自己的内在曾经发生过什么,把内在的伤彻底疗愈了,旧伤就不会一次次复发。这也是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核心。
当然,我现在学了心理学,我更能双管齐下,不仅从内在更能从外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督导课上老师们拿这个问题帮我来剖析,让我知道在认知层面我所忽略的部分。我都没有具体手把手去教孩子,只是让孩子多放点水,那么多多少才是合适的?是一指?是两指?是呀,不教而杀谓之虐,我都没有好好去教孩子,还要让孩子达到一个我想要的标准,当孩子达不到的时候,我还不满意,这不是为难孩子嘛!
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感谢这件事的发生让有机会由内而外来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