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是懒惰,读书不求甚解,又偏爱看些无需动脑的快餐作品,自来是入目不入心。难得,这次跟着读书会的脚步,算是将《围城》读完了。
然则,我到底是迟钝的,不能尽懂。
前几章缓慢阅读,只觉钱老文字幽默,遣词造句信手拈来又独具匠心,只在词句之间便值得人反复阅读,细细品味——钱老的文字,简直像内蒙草原上的风干牛肉。滋味浓、口感韧、营养全,还可充分饱腹。你大可将那些句子拆分开来,丝丝缕缕的咀嚼,保管每一次品读都能尝出全新滋味。
至于“新《儒林外史》”或“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我却是一时无解。《围城》有大的故事情节么?没有。有悬念吗?也没有。有的只是人生。有的只是一群人,在混乱的俗世里各有所异的活着。倒是越发觉得,从前听人说:婚姻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以为这就是《围城》,却是大错特错了。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仅仅只是婚姻和爱情么?大抵不是,人生百态,竟无一种奢求可以逃脱这一句话了。
是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围城。方鸿渐何等可怜。毕竟,于他来言,爱情、婚姻、工作、生活,无一不是围城,无一不是逃不开的枷锁。然而,怪谁呢?怪他不学无术?怪他优柔寡断?怪他“手段不够硬,身段不够软”?似乎都不尽然。
请原谅我的迟钝。
当故事进入到尾声的时候,那个曾经乖巧可爱的孙柔嘉,又“柔”又“嘉”的走进他的生活,却彻底颠覆了他对婚姻和爱情的向往,粉碎了他最后的退路,我开始真心实意的同情这个人,进而开始审视我自己。
掩卷的时候,我问我自己,造成方鸿渐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会成为“围城”彻彻底底的将他困住?这是特定时代的悲剧吗?这是指定人群的悲剧吗?这是特有的环境造就的悲剧吗?我想:不是。即便将方鸿渐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悲剧还是会重演。
或者说,他的性格注定了悲剧的起源。他对于人生不负责任——从一开始,方鸿渐遭遇的任何事,都不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他一直被生活、被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推动着,被动的从一个漩涡、到另一个漩涡,从一场无果的挣扎、到另一场无果的挣扎。
“你不讨厌,只是全无用处。”
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
读完围城,迟钝如我,唯一只能对自己说:对于人生,我可以更负责任一点。
以上,一点闲言。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