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同一个事物,哪怕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在不同人生阶段,感悟却是非常不同的?
比如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一本经典的书籍、一句经典的名言,都是可以常读常新的。每当我们增加了一些社会阅历和感悟之后再去回看,才会猛然发现:原来当时我并没看懂。
就以电视剧《亮剑》中的一段镜头为例吧。相信以下这段剧情大家都看过,但不同认知维度的人对其认知深度就会不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深入领悟过其中的奥妙——
尚处于重伤恢复阶段的国民党将领楚云飞,躺在病床上听部下们汇报战场一线的情况之后,判断出毛主席正在施展一次大手笔。
接下来,楚云飞详细描述了战场的局势:
“共军渡江之后战略态势是这样的: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第四野战军从两湖进军两广,第三野战军进军福建,第二野战军攻略皖南、江西之后向西迂回,下一步恐怕就要进入川黔康地区了......”
这么一系列的布局背后,到底是怎样一整盘棋?楚云飞虽然远离战场,但他对整个战局的走势非常清晰,于是他给出了一个震惊全场的结论——毛泽东正在实施“战略大迂回”:
“表面上避其锋芒,不与白长官(白崇禧)的重兵集团正面交锋,实际上是直插我军(国民党)后方,完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然后再往回打,一举吞并境内的所有国军。”
然后,楚云飞表示:“我个人对战争前景感到悲观,这场战役,国军恐怕要输定了”。此话一出,全场一片愕然......
要知道,楚云飞的军事素养、战略眼光在国民党内都是有目共睹的,其分析战争态势时,所站高度远超在场所有人,如果连他都这么说,其他人还如何反驳?
只要看过《亮剑》的人应该都看过这段剧情,很多人应该是一掠而过,并没有去深挖这段剧情的奥妙。
也有人对这段剧情很感兴趣,于是追问:剧中所说毛主席在进行“战略大迂回”,在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
2
秉持着对历史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我决定认真查阅有关方面的史料。在查阅之前,我确定了大概的时间范围:
一方面,在剧情中,楚云飞说“共军渡江之后战略态势是这样的......”,历史上“渡江战役”自1949年4月21日发起,因此毛主席实施此次战略应在4月21日之后。
另一方面,在楚云飞在分析战局之前,部下在为其阅读有关白崇禧第七军的报纸新闻:8月10日“笙堂铺之战”和8月16日“青树坪之战”的前线战报。可见,此时离两场战役时间并不遥远,毛主席实施此次战略应在8月10日之前。
有了这样的时间范围,就极大的降低了查阅史料的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向各军区发送了数百份电报,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指挥战争、统筹全局。
有了电报内容的史料,我们可以更加接近历史真貌。请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电报中毛主席的真实手迹,深刻领略一下什么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终于,我找到了史料:5月23日,关于各野战军向全国进军的部署问题,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致总前委,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粟裕、张震并告林彪、罗荣桓、彭德怀、贺龙的电报。
“一野年底以前可能占领兰州、宁夏、青海,年底或年初准备分兵两路,一路由彭率领位于西北,并于明春开始经营新疆;一路由贺率领,经营川北,以便与二野协作解决贵州、四川、西康三省。”(备注:印证了剧情中楚云飞说的“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
“二野亦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进军,经营川、黔、康。”(备注:印证了剧情中楚云飞说的“第二野战军攻略皖南、江西之后向西迂回,下一步恐怕就要进入川黔康地区”)
“粟、张养午电悉。你们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两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备注:印证了剧情中楚云飞说的“第三野战军进军福建”)
“四野主力于七月上旬或中旬可达湘乡、攸县之线,八月可达永州、郴州之线,九月休息,十月即可尾白崇禧退路向两广前进,十一月或十二月可能占领两广。”(备注:印证了剧情中楚云飞说的“第四野战军由两湖进军两广”)
根据以上史料的记载,可以判定《亮剑》剧情符合史实。当然,这一层还不够,它顶多让我们感慨一下“毛主席眼光真长远”、“这真是一部良心剧”,如此而已。
为了领悟其中蕴藏的奥妙,我们要反复品味这段剧情,进一步深挖——
读毛主席的书籍,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现实价值?
如何通过阅读毛主席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认知维度?
让我们细聊两个方面。
3
一方面,认知维度高的人,都喜欢读史。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亮剑》这段剧情可谓非常经典,楚云飞在分析毛主席的“大迂回战略”时一针见血的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成吉思汗就实施过“大迂回”战略,一举灭掉金和南宋。
“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召见汉族降将郭宝玉,询问攻取中原一统天下之良策。郭答曰:‘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藩,勇悍可用;宜先取之,借以图金,必得志焉。’
郭氏的这番高论,无疑对成吉思汗有所启示。成吉思汗在临终前,便提出了利用南宋与金之间的世仇,借道宋境实施战略大迂回,从而一举灭金灭宋的战略决策。
共军实施的是‘大迂回战略’加‘大纵深作战’,我们可以从古代战例中得到启示。
从大纵深作战的方位看,当年的蒙古军是按逆时针走向,即从西北向东南纵深包抄敌方,而共军则按顺时针走向,即从东南向西南纵深包抄我军。
具体的说,蒙古军是东起江淮西至川陕的宽大正面,对南宋实施大纵深作战的,而共军则是东起京广线西至云贵的宽大正面,对我军实施大纵深作战,历史恐怕又要重演了......
同样,秉持着对历史的严谨态度,我查阅了关于蒙古军队灭金、灭宋的史料,发现剧情描述确与史料相符。
这个细节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无限思考: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在现在乃至未来还会重复出现吗?可以说“不是”,也可以说“是”。
说“不是”,是因为它不可能原封不动重复发生了;说“是”,是因为事件底层的逻辑、深度的玄机和内在的智慧却是相通的,一定会重复发生。
所以说,凡是在社会上取得大成就,见识广、思维深的人,无不对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启发——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历史可以照见未来!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看历史,就看到了前途”、“割断历史是不行的,好像什么都是我们白手起家,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毛主席有“嗜书如命”的习惯,仅一部《资治通鉴》就被他来来回回翻阅了17遍。除此之外,他还将《纲鉴易知录》、《御批通鉴辑览》、《二十四史》等史学著作来回精读。
通过长年累月的阅读,他早已对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烂熟于心,内心对当时的事件做过多次“战略推演”,吸纳了如此丰富的前人智慧,当然可以借鉴!
不可否认,人生若要提升感悟和认知,切身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如果有什么方式可以加速提升我们的认知,那就是读书,尤其是读那些与历史、大人物相关的书籍。
1932年 4月,红军打下福建漳州,毛泽东意外获得了由列宁所写的两本书——《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简称《两个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简称《“左派”幼稚病》),从此爱不释手,将这两本书反复精读。
1933年,毛泽东把《两种策略》送给彭德怀读,附信说:“此书要在大革命时读着,就不会犯错误。”
什么错误呢?就是1924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尚且稚嫩的共产党没有处理好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关系,由此犯了“右”倾错误,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上万名党员流血牺牲,大革命失败。
《两种策略》中早就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怎样看待和参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书中提出的“要争取领导权”,“同农民组成联盟”等革命策略,也正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所犯的致命错误。若是早看此书,共产党就不会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不久,毛泽东又将《“左派”幼稚病》送给彭德怀,又附信说:“你看了以前送的那一本书(《两种策略》),叫做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你看了《“左派”幼稚病》才会知道,‘左’与右同样有危害性。”
恰逢当时的1933年,也是“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盛行的时期,列宁所分析的各种“左”倾现象,诸如关门主义,不利用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去争取大多数,拒绝去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等,在党内领导层是比较普遍的。
这种“左”倾的做法致使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这更使共产党付出了血淋淋的教训!
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都给共产党带来过灾难般的损失,而这些错误居然在列宁的著作中早就写过?
这难道是巧合吗?绝不是!这些都是列宁通过俄国革命实践得来的智慧。
这更印证了那句话: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底层逻辑却是相通的,看历史就可以看到前途。
那么,同样底层逻辑的事件还会在当今我们的人生中发生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一旦你明白了“左”和“右”的内在含义,就会发现太阳底下根本没有新鲜事,太多的人在不断重复前人早就犯过的错误,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会!
“左”倾和“右”倾听起来很拗口,是不是感觉离我们很远?读读《毛选》吧,当你真正领悟透彻时,就会发现这多么的接地气,更会领悟“以史为鉴”究竟多么重要(顺道说一下,在知识星球的“观海《毛选》讲学堂”中,我们就接地气的解释过“左”和“右”)。
4
另一方面,人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认知达到什么样的维度,选择圈子非常重要。
就拿《亮剑》中的楚云飞来说吧,剧中交待他是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生。可想而知,他长期处于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将领圈子里,正是有如此基础,他才能读懂毛主席的“大迂回战略”。
那其他人面对同样的信息,是什么反应呢?
这段剧情还有一个细节:一个属下在分析战局时,拿了一大堆细枝末节的因素作为依据,竟得出一个“大有回旋余地”的结论。
看看,为什么他会得出与楚云飞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因为认知不同。
当我们越是“阅人无数”时,就越能感受到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不同类型人群的认知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圈子之间的认知差异,往往比绝大多数人预想的都要大得多。
受眼界受限,现实中很多人只关注到细枝末节的东西,却忽略了整体的宏观环境。就好比说全国现在已大范围进入了寒冬时节,这时有人站出来说没关系,因为他柴火很多,在外面点一把火就可以让全国气温回升了?
真是搞笑!在大趋势面前,别说一把火,就算一百把火,又能怎样?就像楚云飞之前的经典评价:“于大溃败中的一次小小的胜仗,有什么好吹嘘的?”
果然,这时楚云飞直接转过头来,说他缺乏战略眼光,其结果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
细细品味,类似的现象不还是在我们生活中发生吗?像楚云飞这样有独立思考和深刻见解的人,自然不会被这种结论所影响,再加之他是长官,这个下属不会像“杠精”一样无休止的争论,但若楚云飞不是长官身份呢?
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不同的认知圈层之间是难以交流的,所以认知维度高的人常常不会与“杠精”纠缠。
可若是阅历尚浅之人呢?会不会被这个“大有回旋余地”的结论所误导,兴致勃勃的扛枪上战场,最后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用流行的话说,就是“被忽悠瘸了”。
人最难认识的其实就是自己,那么怎样判断自己处于什么样的认知维度呢?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识别身边的人,看看自己经常接触的圈子,他们经常谈论什么话题,思考什么事物。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句话无比准确。心理学中有“身边的人都是你的潜意识”的说法,人很容易受身边人行为暗示,越是与自己接触频繁的人,就越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彼此影响。
为什么前文说到要“以史为鉴”,要去读那些与历史、大人物相关的书籍呢?就是因为这很容易让我们的思考深度与那些大人物靠近,让他们的智慧来滋润我们的认知。
在这方面,毛主席就是最好的案例,他本人就是一个“终身学习者”。
当然,有些人说读书的方式较难,有什么简单快捷的方式吗?当然有,那就是换一个圈子——若在楚云飞的圈子里待久了,自然而然就会升级认知维度;若在这个下属的圈子里待久了,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忽悠瘸了”。
只是......现实生活中,你要找到一个共同提升认知维度的圈子,谈何容易?就算找到了,刚刚进入时你又很容易有一种“难以融入”、“格格不入”的感觉。怎么办呢?
5
让我们总结一下刚刚的几个结论:
其一,读史可以快速提升认知高度,历史可以照见未来;
其二,不同认知高度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天差地别;
其三,要想提升认知高度,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进入高维度的圈子,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也是我想跟各位表达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