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汗方:
(1)、山茱萸、党参各15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山茱萸、五味子敛汗,党参补气。
(2)、自汗方:如表虚自汗,宜用玉屏风散,加牡厉,浮小麦。功能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3)、自汗畏寒方:宜参附汤,芪附汤之类。
(4)、自汗气短强身方:当归,黄芪,芍药组成。功能补气血,固表敛阴。
(5)、健脾止汗用玉屏风散:黄芪8-18克、白术9-12克、防风6-9克组成。水煎服。功能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6)、心虚自汗失眠方:取公猪心一个,带血剖开,放入人参,当归各3克,扎定后煮熟,去药后食,不过二三日即愈。
(7)、自汗如雨不止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加蜜制黄芪15克、人参3克、白术、甘草、陈皮各2·1克、当归、白芍各3克、升麻,柴胡各0·3克、桂枝0·9克、麻黄2·1克、浮小麦一撮,炮附子0·9克。三贴汗止,热亦退,寻安。此属内伤虚证。
2.盗汗方:
睡则汗出,醒则倏(极快)收。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血气无以固其表,故腠理开而汗出,醒则行阳之气,复归于表,其汗乃止。治宜补血养心,用当归补血汤,加炒栆仁。
(!)、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黄芪30克、当归(酒炒)6克组成。水煎服,功能:补气生血。
(2)、六味地黄汤(丸)《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丹皮90克、茯苓90克。炼蜜为丸,每服6-9克,日二服。汤剂缩十倍。
.如阴虚血热,盗汗发热,用当归六黄汤,虚人多加参芪,减芩连。如身热加地骨皮。如心烦加竹叶,辰砂,麦冬。如脾虚加白术或用六味地黄汤,加白芍,牡厉,浮小麦,糯稻根须。
(3)、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由当归6-9克、生地黄9-15克、熟地黄9-15克、黄连3-9克、黄芩6-12克、黄柏6-12克、黄芪9-15克。水煎服。
功能:滋阴清热,固表止汗。
3.头汗:
头为诸阳之首,六阳经皆上循于头,若邪搏诸阳,津液上凑于头面,而遍体无汗,而谓之头汗。
若头汗而喘,二便闭涩,四肢热而譫语,此内有燥疾,急以承气汤下之。
4、额汗:
若湿热郁于胃中,上蒸额汗,小便不利的,乃发黄之兆,用茵陈五苓散,加苍术,山栀,神曲,滑石。
(1)、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由桃核12克、大黄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芒硝6克、。功能破血下瘀。
若头汗小便自利,渴不欲饮,少腹急结,此为瘀血,宜桃核承气汤下之。
(2)、五苓散:由茯苓9-12克、猪苓9-12克、泽泻9-15克、白术9-12克、桂枝3-6克。水煎服。功能:利水渗湿,通阳化气。
5、心汗:
自汗津津,只在当心一片,此由扰思,惊恐,心不摄血,津液外泄所致。治补养心血,益气敛神,用天王补心丹。若大便溏泻,用归脾汤(归脾丸)。
(1)、天王补心丹:由生地、人参或党参、天冬、麦冬、玄参、丹参、茯苓、远志、当归、五味子、柏子仁、酸枣仁、桔梗、朱砂组成。功能: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2)、归脾汤《济生方》:由当参9-12克、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各9-12克、桂园肉5-7枚、木香2-3克、炙甘草2-3克、当归6-9克、远志3-6克、红枣3-5枚、生姜3-5片。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6、手足汗:
脾主四肢,手足为诸阳之本,湿邪熏蒸,脾阳被遏,运转失职,津液旁达,故手足汗出。如汗温肤热的,可用二陈汤,加川连,白芍。
二陈汤:由制半夏6-12克、陈皮6-9克、茯苓6-12克、炙甘草3-4.5克。水煎服。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所加黄连泻心胃火,解毒,燥湿,止泻。白芍养血平肝,敛阴收汗,缓中止痛。
如阳欲亡而汗凉肌冷,急以参附汤救之。证轻的理中汤加乌梅。如平素脾胃虚弱的,用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五味子。如阳明腑证,肠有燥疾的,手足汗出,还应以身热,腹证等鉴别,不可混淆。
7、半身汗:
汗出不及遍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气血不充,内挾水饮,阴阳不相融洽所致。
附简方:
1、龙骨,牡厉各等分,研粉扑身用。
2、毛桃干10个,水煎服。研粉每服2-3克。
3、向日葵杆茎的芯,每次25~50克。水煎服。
4、黑豆30-40克,或多一点,煮汤,连豆食服。
5、白芍15克、酸枣仁12克、乌梅12克,水煎服。
6、治虚汗方:桑叶一味,焙干为末,空服6~9克,温米汤调服。日二服。
7、山茱萸18~30克,水煎服;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敛正气不敛邪气,固涩滑脱,治肝虚自汗,通利九窍,
8、五倍子1·5克、朱砂0·3克。研末,冷水调糊状,睡时敷肚脐,第二天去掉,连敷两夜。
9、生脉散:大补阴气,敛汗生脉。由人参或党参9-15克、麦冬9-12克、五味子3-6克组成。
10、治手足多汗:皂角一个捣烂,食醋一斤,将皂角用醋浸泡三日后,用其液洗手,或搽。
11、盗汗验方:仙鹤草60克(鲜者加倍)、大枣30克组成。煎2次取汁,早晚分服,每日1剂。一般3剂可消失,继服3剂巩固疗效。
如阳气不足,汗出太多,能使阴精耗伤,此病积延到夏季炎热,成为煎厥。煎厥的症状是:目光昏糊,不能看东西,耳内闭塞,似地听觉不聪。阳气在大怒之下,使气上逆,形成极度紧张,同是血随上升,成为薄厥。因此筋脉受伤,则四肢纵缓,不为所用;半边汗出,特别潮湿,可成为半身不遂的偏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