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世界,最重要的是双赢。
今天来聊聊达到双赢一定要有的思维方式。
1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遇到了一个头疼事儿。
一本新书临近下场印刷,出版社编辑打电话来说要调整印刷数量,从原来的3W本降到1W本。
说是因为疫情的影响,线下渠道萎缩。
这意味着版税要被砍到原来的1/3左右。
这个朋友当然不能接受。
合同书白纸黑字写着呢!怎么能说变就变了?!
一方是公司整体控制风险,节约成本,期望作者方配合;
一方觉得自己辛苦努力了这么久,希望出版方尊重作者的权益。
闹僵了。
我就问她:那不出了,行不行呢?
她没吭声。
我就继续说:
这本书辛苦了两年,现在不出了,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 对编辑来说,这本书的绩效没有了,辛苦跟这个项目一年,黄了,说不定还要打合同官司;
● 对我这个朋友来说,不出了换出版社的也不好受:
○出版的周期要重新来
○首印的数量说不定还是会砍成1W
○这家原本看好的优质出版社的合作以后是不太可能有了。
那,有没有可能双赢呢?
双赢,就是站在彼此的最基本出发点上看这个冲突。
于是我问她,你出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是在意1W还是3W册数的稿费么?
TA说,当然不在乎那点稿费,是希望这本书上市,可以配合TA的线上业务。
我说如果是这样,那对你来说,快速完成这本书的出版更符合你的利益。
让书继续出版,让编辑还完成他的工作。
2
很多冲突,都是因为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零和博弈”的心态。
零和博弈就是觉得我有了——你没有,或者我从你这拿走,你就缺了这块。
谁也不吃亏,所以就选择了谁也得不到,双输拉倒。
工作中,常见的零和博弈心态,出现在加薪上。
我们团队有个小伙伴工作满一年了,来找我提加薪。
我让TA带着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接下来一年的计划,然后再带着自己的期待值来找我。
她提了一个超乎我预期的比例,我的大脑下意识也会启动了零和博弈,跳出了一个想法:
小朋友!你你开玩笑吧!我职场十几年,从来没有见过加薪比例这么高的啊!
不对,不对,我现在是个老板,不应该用零和博弈来思考。
我应该用双赢思维思考,于是我就问TA:
○这个比例很高,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如果我这次没有办法满足你这么高的加薪要求;那过半年,你再来找我的时候,你准备用什么成绩来说服我再给你加一次薪?
我之所以会这样问,是按照双赢的思维:
如果TA让项目业绩增长了100%,那TA的薪水,就算翻倍我也会把这个人供起来的。
你要拿更多,可以——帮我赚更多,就可以了。
3
虽然上面这个例子,把我描述成了一个羽扇纶巾的智慧型老板。
但是其实有的时候,我因为没有控制住情绪,也会很傻X地造成一些双输的局面。
比如上周,有一个资深的洋葱学员A,在得到APP上用洋葱阅读的工具和方法做自己的读书分享,但是改了一个名字叫xxxx阅读法。
当有其他学员截图给我看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炸了。
如果是一个我不熟悉的人,这样搞我顶多骂几句(被抄袭多了,都麻木了);
但这位A可是我一直很关注和支持的,他做这样的事情太让我寒心了!
你看,零和博弈启动了。
“我的洋葱阅读知识版权,被你改成了自己的XXXX阅读法——你拿走了我的东西——我跟你拼了!”
于是我们团队找他交涉,提出改正这个错误的要求:删除文章,公开道歉。
对方的零和博弈思维也启动了:
我有标注@洋葱阅读啊,只是我改了一个名字而已,而且我还推荐好几位学员来上课啊,在版权和让学员变厉害之间,不应该这么严格啊。
团队差点气疯!
哎呀!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好!
于是几个小姑娘,一个在编辑句子,一个在修改,想看看怎么跟他说,比较合理又不失礼貌。
说了一大堆,换来的,是对方一句:“那你们想怎么办?”
要不是我及时按住,她们差点召唤公司的法务来解决。
事后,我们复盘这件事情:
这事儿最后没有结果,但是双方在对方的心里,都彻底拉黑了。
我们失去了一个忠实的用户,对方失去了——(哎,谁知道呢)
4
冲突的本质,是双方对一件事情的感觉不同。
感觉,就是看待,解读这件事的方式。
如果意识到你拿走了,我就没有了——没人会心平气和。
这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冲突时,下意识会用自我保护的心态来解读,启动我们的“战斗”模式。
《用事实说话》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
大脑对“事实”和“解读”是分不清楚的。
所以,下一次如果察觉到了自己处于“战斗模式”,告诉自己,这不是一个做决策的好时机。
做出双输的决定会让你短时间内情绪得到宣泄,但却并不是一个符合长远利益的决定。
写到这里,我听到我女朋友喊我不要玩电脑滚出书房去给猫咪铲屎。
“我哪里在玩电脑!”我明明是在工作好嘛!——我的战斗模式起来了。
不对,我要切换成双赢模式:
“我没有玩电脑啦,我在写文章,给猫咪赚打赏,买它的猫粮呢!”
控制情绪,切换表达方式,世界和平。
你有过换“双输”为“双赢”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