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巨婴国》,这个问题就涌入脑海。
从自己的亲身经验讲,似乎一直在为更好的自己而拧巴,纠结,努力。甚至都不知道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更好,更好是为了什么,更好之后要做什么。
直到看到《巨婴国》里“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句话,心里豁然敞亮:“做更好的自己”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其本质也是想要成为一个并不是自己的人,所以在这过程中才觉得好多事情费力,甚至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也觉患得患失、力不从心。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做自己,认识并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能从容不迫去做一些事。
400多页的书,用零敲碎打的时间读下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做更好自己的一种努力,其实我只是被罗胖短短几分钟的重点内容介绍和令人震惊的标题给忽悠了而已,乍听起来“巨婴”这个概念很新鲜,罗胖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推荐又是那么引人注目,加上自己对心理学本身就感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听说过武志红这个人,在网上一搜又搜出他之前若干作品《身体知道答案》、《为何家会伤人》,这些关注点也正是我所感兴趣的,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
结果拿到书一看,虽然并没有失望觉得不值得买,但除了之前已经了解到的“巨婴”这个概念之外,也确实没有什么更新鲜的内容,更不用说这400多页堆起来的内容里还有着大量的留白和重复了。
当然,作为一个热爱写字的人,深知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400多页的长度要让他没有一句废话,全部内容都让读者耳目一新是不可能的,并且重复的好处在于,合上这本书后我还能知道巨婴的概念,知道婴儿的三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也记住了人本主义、温尼科特、弗洛伊德、罗杰斯和荣格这些概念和人物,同时也隐约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令人抓狂的奇葩人和奇葩事,好像确实是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孝道的演变。所以合上这本书后再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好像是多了份了然在心中。
当然更重要的,通过书中的案例和理论,明白了生活中很多痛苦的原因和起源,明白之后,尽管这些痛苦并没有消除,造成痛苦的原因也仍然顽固地存在,但痛苦再次发生时,内心里不再茫然无措、感到绝望,反而对这些原因的了然也让人对经营生活产生了更多新的想法和活力。
身处这个喧嚣时代,我们似乎都有病,自救成了我们的本能,心理学则成为很多人的稻草。
仔细想想,崇尚科学的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迷恋和父辈、祖辈们对佛教、基督教的虔诚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的共同点是精神寄托为最初层面,探索自我才是终极目标,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代际的存在、认知的差异。无论是我辈还是父辈、祖辈,大家都在借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进行着自我探索,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反思、升华自己,在抱团取暖中寻求集体的认同,最终人们安心立足于这个世界,以最舒适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和谐共处,并因此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活力,更好地成为那个原本的自己。
宗教是普通人的哲学,哲学是知识分子的宗教。虽然时代在变化,几代人或者同一代不同阶层的人人生际遇看起来各自不同,但本质上并无二致。
无论在哪个时空,哪个阶层,最终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找到自己使命的那些人,都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