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一次妈妈边给我擦澡边回答我的问题说:“人总能搓出泥壉垃的原因是,人是女娲用泥捏成的”。对于妈妈的说法,我认为简直是神回答。既然人是泥做的,怎么能够洗得清啊。从此以后,我对于洗头洗澡的拖沓变得完全心安理得起来。
妈妈的说法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总是和土以及土的衍生物有着一种本能的亲近感。
每次久旱落雨或者地面撒水的时候,那种掺和了水气的尘土味道,总能给我带来原始而特别的愉悦。如果再掺杂一些刨花或锯沫的气味,那就更加完美了。儿时,最令人兴奋的游戏之一是玩儿泥巴。小伙伴们每人和好一个泥团,继而做出一个盆状,然后以极快的速度用力地将“泥盆”扣在地面,随着“噗”的一声,“泥盆”底部会爆出一个窟窿。这时小伙伴必须从自己的泥团中揪出一块来为别人补上这个缺口。最后,泥团最大的便成为了赢家。
由于总是土里来泥离去,我们常常被大人称作“泥球子”。小伙伴中有一个蒙语叫做“春宝”的,身体又瘦又小。有一次我发现他偷偷地从房顶的烟囱里抠下土块吃,这越发让我相信人是泥做的。“或许是做他的时候泥料不足,所以他要自己后天来补”。
许多年后,每当我爬上一座高山,都会产生一种冲动:在山顶的平坦处躺上一会。眼望天上快速掠过的白云;耳听头旁时疾时缓的微风;闻着身边泥土和花草的清香,这种踏实和惬意,是无法言传的。再后来,当自己的家里有了院子,便重新开始了各种蔬菜的种植和尝试。除了日常与泥土的亲近,有关土壤氮、磷、钾的含量,透水、透气、墒情等概念也自然成为关注的内容。
对于混凝土的感性认识,主要来自一次DIY式的装修。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本质上是土的胶剂。不论是红砖还是瓷砖,或者石材,不过都是土的一种特殊形态。而熟练掌握运用这种胶体,则必须经过实际操练。好在砖木混搭的书柜和壁炉最后还是得到了不算挑剔的夫人的认可。
陶瓷无疑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人类成功控制、利用火后,世界各个文明的早期都出现了陶器。与新、旧石器的原始机械加工不同,陶器制作是人类最早的无机(硅酸盐)化工活动,同时也是人类雕塑、纹饰和绘画活动的源头。是人类早期最复杂的生产和艺术活动。两河流域发现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泥板书,据说是人类最早的书籍。而这一切的载体都是土。可以说,陶瓷烧造,是岩石风化为土壤的逆过程。日本人将陶器称作土物,把瓷器叫做石物。前者质似砂岩,后者更像曜石。因为陶瓷技艺的高超,世界将瓷器的英文名称冠名与我们的国家称谓。瓷器的精美细腻曾经是我家餐具和茶具的不二之选。几年过后,瓷器盛装高热食物和饮品后烫手的问题则变成了困扰。现在,陶器成为了我们家的新宠,陶器敦厚温和以及朴拙之美,就像泥土一样,给予了我们踏实、舒适和愉悦。为此,不久前景德镇的一次陶瓷制作烧造之旅,不但为我们收获了生动、丰富的体验,而且还有一批别具特色的手工陶瓷器具。
与西方文明中以石头作为建材不同,中国的传统建筑,长期排斥石材和陶砖。这当然和中国的哲学相关。中国唐朝之前,建筑和城墙都采用夯土成型,即使是皇宫也不例外。砖和石块则只能用于地下墓室建造。这是因为砖和石材不如土质温和,以土为人本质的中国人,认为泥土与人更具亲和性。因此,中国过去将建筑专业叫做土木工程。在中国的传统语境和观念中,土远超五行中的其它四位,高居重要地位,甚至被神化。皇天后土,将土视为与天一样的神圣;入土为安,将人看作土的同一;族群图腾和象征的江山社稷之社由土构成;土地神也是众神中最亲民的地方保护神;逃亡路上的晋文公仲耳,乞食农夫,得抔黄土,尴尬间忽得启示:乃得君位御四土之意。便欣然受纳。不久,果登大位;中国传统文化将土德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厚德载物。
西方文明中,土的地位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被高度神圣化和道德化,但神话故事中,仍然不乏土地的身影。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安泰俄斯,是海神波塞冬和大地女神盖亚的儿子,他力量的来源是大地,结果在脱离地面之后,他被英雄之神赫拉克勒斯活活勒死。崇尚实力和征服的欧洲殖民者,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土地侵占、掠夺者,土地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利益,维护了他们时至今日的优越感。源于这场土地瓜分意外结果的美利坚合众国,它的经济学教科书中赫然列明:土地是地球上的最稀缺资源。只会升值,永远不会贬值。而美国显然也是这一价值观最坚定的实践者。在建国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通过战争和购买,美国从墨西哥、俄罗斯、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手里得到了大片土地,一跃成为世界国土面积大国,为成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世界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视土为肮脏之物,难道他们忘记了人类的来处?亲戚和朋友中有许多特别爱干净的,总是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联想到他们往往遭受过敏症或心理疾病的困扰,我只能报以苦涩的一笑。夫人一直没有接受我关于尘土不脏的观点,经常抱怨我在户外随便乱坐,而且常常带着身上的灰土四处游走。夫人不在的时候,我往往多日不拖地擦灰。只是在她回来之前,匆匆地收拾一番,以免两耳受累。
人们关于卫生的观念,往往混乱而荒谬。学术界观点的频繁改变,也使人越发困惑。但以实证性数据为依据,我们还是知道如下事实:
对于人类而言,造成疾病的病毒和病菌的主要来源是人类自己。人类史上重大的传染性疾病无一例外都是人际传播。
人类主要由微生物构成,人体90%的细胞是细菌。人类观念中最为肮脏之物无疑是粪便,而大粪来自人体内部,而非土壤。
生活环境中,病菌数量最多之处,也是人们最频繁光顾接触之处,比如手机、门把手、餐桌、办公桌交通工具等。
土壤中虽然存在许多细菌,但致病细菌极少,除非受到人类或其它生物体特别是尸体的污染。土壤中的细菌一般处在地表以下10厘米到20厘米之间。由于比较干燥,特别是太阳紫外线的长期(杀菌)照射,地表的细菌数量较少。
为了获得强壮的免疫力,婴幼儿最理想的生活成长环境是农庄(农村)。广袤的土地会给予他们生长的力量。
只存在于土壤之中的母牛分支杆菌,可以使玩泥巴的孩子更聪明。
中国虽然面积广袤,但可耕地却极为有限。国人赖以生存的农田以土壤构成,除了森林和草原,其它的陆地基本是岩石、戈壁和荒漠。地球早期是没有土壤的,岩浆冷却后形成了地球最初的地表—岩石。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逐渐形成了石块,然后是沙砾,之后是土和尘。因为自身的物理特性,石块离山石母体最近,沙砾次之,土随风聚集到一起形成了土壤,最细小的尘,则浮在空中四处飘荡。甲骨文智慧的反映了这一关系,土字形的底部是大地,之上是一个块状物,即石块,或者土坷垃。学者认为土壤形成于第四季。有了土壤,包括人在内的一切陆地生物才有了可能。可见,有关女娲以土造人的中国神话蕴藏着深奥的哲学意涵。
土壤的形成十分缓慢,每一厘米厚大约需要三百年。但乱砍乱伐、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却十分惊人,伴随河流流淌的土壤不但壅塞了河道和湖泊,加剧了洪涝灾害,而且流失了国家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壤资源。而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退化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
尽管许多人讨厌土、排斥土,但土是人类的母亲却是不争的事实。土壤一直是也必将更是地球上的稀缺资源。我们和土的缘分也远没有尽。在人类迁徙到其它星球之前,不论喜欢与否,土终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和最后的归宿。作为人类的一份子,以土和土气为荣,这是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