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颇为冷幽默的帖子,说一些不懂行情的家长,想请老师,却只愿意支付50元1小时的学费,还要求老师上门。不论这个帖子是为了博大众一笑还是真有其事,实际上,就算一般的家务钟点工也早已不是这样的行情了(不算偏远地区)。不过这样的帖子给笔者留下了足够遐想的空间:艺术课程在家长的眼里真的那么廉价吗?
就江浙沪一带的钢琴课时费来看,市场上教师收费从100元到1000元(按40分钟计算)不等。一般来说,大部分艺校或琴行的老师收费较低,这和一部分老板或校长需要维持生存和获得更大利润不无关系,过高的学费肯定会对生源的多寡带来影响。
随着21世纪初高校开始实行生源扩招,艺术特长生可以在高考享受加分的政策不断深入,很多家长也想给自己的孩子在学业压力剧增的同时“镀上一层金子”,从而在高考上带来些许“缓解”。
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和艺术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的现象,越来越多人学习音乐,本科毕业后却面临就业压力大很难维持生计,也就不得不以代课暂且为生了。这样一来,刚从学生转位为“教师”的课时费自然而然成为了“价格战”,有时甚至争个“你死我活”都在所难免。
这样的现象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很大一部分人士持“学钢琴就是烧钱,艺术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得起”的态度,要学就学得扎实,于是好的老师课时费持续走高。
另一方面,因为孩子文化课不好,一部分无奈的家长想“投机取巧”,咬咬牙一两年混个十级就让孩子放弃学琴,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高考时候能得到“优惠”,于是一部分老师想稳住生源不断降低课时费,这导致艺术在很多旁观者眼里染上了“学不好文化课的人才去学”的臭名。
暂且不讨论艺术学科课时费到底是否真的高昂,且问每年学习普通文化课的人数和学习钢琴课的比例是多少?相对于“班级授课制”,艺术学习“一对一上课”的模式也向来不会价廉。再者,每年有大量优秀高考的“学霸”和“状元”诞生,真正的钢琴家每年又能诞生几位,这不是说能用金钱砸下去就可以出成绩的。
如果说钢琴课时费是有涨无减,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去面对?是花出去的银子不心疼,还是说花了就花了,反正用在孩子身上无所谓,不考虑得失?实际上,据笔者接触的上百位家长来看,大部分都很草率地把责任丢给老师,自己去轻松了。
笔者身边有些家长,有时候也的确愿意陪同孩子一起学习,并在课后陪同孩子好好巩固上课内容,从而有效地把课上内容转化到学生练琴的实践上。但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做到真正的坚持——中国又能有几位郎爸呢?
笔者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就非常配合。当她自己愿意陪同孩子一起在家练习时,她也付出了,但是有时候身不由己,工作繁忙,回家劳累,略显鞭长莫及。她告诉笔者,她自己也是小学音乐老师,有时候的确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了,只是没有尽全力。
即便是这样的家长,在我身边也不算多。我有时候会鼓舞家长和孩子们,要尝试“赚”回学费:一节课的知识点很多,回去多巩固,消化得更多,练习得更多,才有可能把课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
在社会上,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启蒙初学没必要找好老师,随便玩玩即可。然而,根据笔者身边的无数家长反映,绝大多数坚持学下来的家庭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程度上去了,教师能力不行。想换老师,却发现之前的演奏绝大部分都是不规范的。
找到好老师,又要面临用大量时间纠正错误或老毛病的僵局。与其说一开始找便宜货,还不如踏踏实实找一位好老师。真正的优秀老师,一节课认认真真学,可能顶社会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老师数节课。看似你一节课花了300元,或许在其他老师那儿80元学四五节课都未必能获得真正正确的知识。到头来,才真的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原标题: 今天,你“赚”钢琴学费了吗?
作者:陈学元 --------来源:乐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