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诠释生活,用生活演绎故事。大家好,我是塞外渝家,如果您喜欢,不妨给个关注!
能加好友的,就是朋友,个人公众号:塞外渝家,感谢你来请关注加星,有空常来坐坐,看看我里面的故事,电影也是ViP,大片新片全有!
脱口秀大会上,演员呼兰讲:“我看过很多历史,也读过很多兵法,但那一刻我还是上头了。”这句话最近在网上特别火,应用到了各种场景之中。有的历史故事,确实很有趣。
秦始皇共有儿子23人,女儿10人,但是上留下姓名的只有扶苏(长子)公子高、公子将闾、胡亥,其余均无名字。
胡亥,秦朝的第二任皇帝秦二世。
按照正常的排序,胡亥根本没有资格当皇帝,但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不过现在看来,这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本来胡亥就十分受嬴政的喜欢,因为胡亥这个人,为人单纯,没有什么心机,从嬴政后来巡游只带着胡亥就可以看出来,那么多子女,偏偏只带胡亥一个,这不是偏爱是什么?
但是嬴政单凭喜欢,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人帮忙。
说帮胡亥的人,不得不提到赵高这个人。赵高的父亲是赵升,也是就是跟着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在赵国当质子的跟班。所以说,赵高世家都和皇家沾边,到了秦始皇后期,赵高官任中车府令,是胡亥的老师。
嬴政巡游途中死亡,原本是传位给了长子扶苏。赵高提出秘不发丧,和李斯两个人合谋伪造秦始皇的诏书,顺利的让胡亥成为秦二世。李斯开始是不同意的,赵高就威胁他说,如果让长子扶苏继位,他为人仁,不像嬴政那样残暴,两人在政治观点有很多分歧,以前你是出的很多建议,都会成为你将来定罪的理由。李斯听后,心里有些怕了,也就同意了赵高的建议。
赵高为什么要让胡亥继位,因为他看中的就是胡亥的单纯,日后让他作这个傀儡,自己的权利就能一手遮天。
我们来看看,这个胡亥有多单纯?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儿子,他三十一岁生下胡亥之后,大概就没有生育了,可能身体出了毛病,生殖系统有慢性的炎症或者是机能性障碍。俗话说,幺儿幼子最可爱,年少天真无嫌猜。爱幼的人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身在高位权势在手的人,更是如此,从就是受到了特别的宠爱
胡亥小时顽皮直率的天性,也出于他可爱的性格。《新序》中,留下了这样一个战国故事。胡亥还在做王子的时候,始皇帝设酒宴招待群臣,胡亥与诸位兄长一道得到酒食的赏赐,临席完毕,诸位公子纷纷退席。古人席地而坐,就像现在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一样,入席脱鞋,出来穿上,脱了的鞋都放在门外。胡亥最后一个出来,大概是喝了点酒,又受了宴会高兴劲儿的熏染,很有些兴奋,看见满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一时发了猴性,将看起来招眼的鞋,都一一踩上一脚。如此看来,就是和现在熊孩子没什么区别!
胡亥没有政治野心。 始皇帝突然死于巡游途中,赵高策划沙丘之谋,劝诱胡亥销毁始皇帝的遗诏,取代扶苏,抢班夺权。这件事情,一开始被胡亥一口回绝。胡亥说:“父皇的安排是当然的事情。明君知悉臣下,明父知悉儿子。父皇去世,不言封赏诸子,我作为儿子没有多话的余地。”可谓干脆利落,毫无恋念政治权力的思绪。而且,由于始皇帝对胡亥比较偏爱,对于帝王之家来说,以种父子之情更显珍贵,胡亥对始皇帝的爱戴和信赖,也成了他生存的依赖,他不会对秦始皇遗诏提出异议的。
但是,胡亥从小就跟随赵高学习狱法,赵高对他这种长不大的性格,掌握得一清二楚。赵高断定,始皇帝死后,胡亥将对始皇帝的爱戴和信赖,必须移情转移到了他这个老师身上。
赵高的判断是准确的。 这一点从一个有名的故事当中就是以验证。
这个故事,就是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的故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故事大概如下: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设法预先测试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忍不住笑了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他当即问左右的臣下们,臣下们或者沉默,或者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事后,赵高网罗罪名,将说是鹿的人一一处治。从此以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指鹿为马,已经成为汉语的常用成语,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个故事,也广为流传到海外,日语中说傻瓜为“马鹿”,词源就在这里。中文以指鹿为马比喻颠倒黑白,着眼点在于赵高,是基于赵高的行为生出的意义。日语以“马鹿”比喻傻瓜,着眼点在二世,是基于二世的行为生出的意义。这件事情,作为故事来听,非常有趣,傻瓜加骗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从另一个层看上看,赵高为什么敢于在二世面前如此颠倒黑白,二世又为什么在赵高面前如同瞎了眼的傻瓜?因为胡亥这个人,不善言辞,做事无城府而有些莽撞,他一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信任的人依赖极深,几乎到了盲信的地步。可见,胡亥的这一个性格,却被赵高拿捏得死死的。
后来,赵高干政越来越历害,李斯和老臣们上书请求罢免赵高时,胡亥完全不能接受,他在给李斯的复信中,极力为赵高辩护说:“你们说赵高有擅权生变的危险,这句话从何谈起!赵高是仕宦于宫中多年的旧臣,心志不以安稳而松懈,不以危难而变易,行为廉洁,处事干练,凭借自身的努力,以忠诚上进升迁,以信义称职守位。朕甚为看重他,而丞相甚为怀疑他,究竟为何如此?” 在表示了自己对赵高的信任以后,胡亥用几乎近于哀求的语调请求李斯等大臣不要对赵高多疑,他说:“朕年少时痛失先人,人事上识知甚少,行事上不习治理,丞相年老,来日不多,不知何日撒手人世,朕不属依赵君,还有谁人可以托靠?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世事人情,上能尊君适朕,丞相不要多疑。”他把赵高视为始皇帝死后的唯一依靠,几乎赋予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正是出于这种信赖,当李斯等老臣坚持清除赵高、劝谏休养息民时,二世选择了站在赵高一边,他将消息通报给赵高,下令将以李斯为首的老臣们逮捕下狱,交由赵高审理处置。赵高罗织罪名,将李斯屈打成招,赵高将结果报告二世时,二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赵老师,我几乎被丞相出卖了。”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巨鹿之战,秦军主力被项羽消灭,刘邦军逼近关中。赵高见大势已去,发动政变,命令弟弟郎中令赵成(宫廷警卫大臣)和女婿咸阳令阎乐(首都咸阳市长)领军攻入望夷宫中,逼迫二世自杀。
临死之前,二世与阎乐之间有一段对话,最可以看出二世与赵高的关系。 二世说:“能否见丞相一面?”阎乐回答说:“不可以。” 二世说:“希望得到一郡之地为王。”阎乐仍然回答不可以。二世又说:“请求得到一万户的封地为侯。”又被拒绝。二世尚存一线希望说:“愿意与妻子一道做庶人百姓,待遇比况诸位公子。” 阎乐无意再听下去,说道:“臣下接受丞相的命令,为天下诛除足下。无论足下如何多说,臣下也不敢答应。”于是阎乐指挥部下逼近二世,迫使二世自杀。俗话说,死前吐真言。二世一生,看重的是个人生命;死前,他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活下去。二世一生,信任的是老师赵高,死前,他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见赵高一面。他知道发动政变、逼迫自己自杀的人就是赵高,竟然无怨无恨,只求见一面,他对赵高的依赖,至死也没有改变。
胡亥与赵高的关系,上朝是君臣,下朝是师生,私下里是亲友,情结上宛若父子。胡亥对赵高的信赖,几乎是不可动摇的事情。在这种绝对的信赖中,胡亥已经变成了盲目的傻子,不但失去了政治上的判断力,甚至失去了常识上的判断力。
故事讲到这,不难看出,因为赵高有心机与野心,胡亥有单纯,赵高利用了胡亥单纯,帮助他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胡亥原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材料,非要到皇帝的位置上,结果三年多就挂了,也把秦朝弄没了。如果按他的性格,在一般爵位上,说不一定还会多活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