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薄薄地敷在短墙上,清晨依旧寒冷。几屡炊烟舍不得烟囱,扯着丝丝缕缕的情愫。灶台上的人儿自己忙碌起来了。
里锅煮粥,外锅蒸馍。奶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腰是佝偻着的,手却分外麻利。银发也遮不住她脸上的微笑。“老头子,里锅火大了。拿点柴火到外锅来。”奶奶在锅台上发号施令。膛火通红,映在爷爷脸上,越发显得年轻了呢!“好,好”爷爷赶紧将里锅的柴火拿到外锅。芋头粥的香气早已在灶台上漫开了。奶奶准备碗筷,爷爷洗洗手,朝屋里大喊:“起来吃饭了!”这时,我们方从床上爬起,流着口水扑向饭桌。老灶做出的饭味道就是不一样,每一粒米都是喷喷香的。有一年没吃到老灶的饭了呢,真是想的不得了。在北方,中午的一顿饭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是大年三十,午饭便从八点开始准备。妈妈负责洗菜,切菜,爸爸掌勺。我接过爷爷的火棍开始烧锅。爷爷坐在门口的老藤椅上晒太阳,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新年的曲调。“灶老爷”已经在锅台上的烟囱壁上贴好了。在北方,有这样的传说,“灶老爷”专管人间的柴米油盐,新的一年一定要将“灶老爷”的剪纸贴在锅台上。这样来年就不愁没粮食吃了。
老灶真的很老了呢。泥砌的锅台上留满了岁月的痕迹。我拿着火棍,用被烧焦的那头在锅门旁写下自己的名字。名字旁边不知是多少年前写下的爷爷的名字。小时候喜欢烧锅,因为北方的冬天很冷,在锅门前取暖是寒冬最幸福的事。爷爷坐在外面,我坐在里面,一人烧一个锅。爷爷会在锅底扔几个山芋,用大火烧。待饭做好时,我的山芋也好了。爷爷从锅底扒出黑乎乎的山芋,用硬纸板包好,去掉山芋顶端的皮后给我。我从接过来。吹几口气,就忍不住下口了。甜腻腻的山芋的温度将我围绕起来,不觉得冷了呢。那时,感觉时间最幸福的事就是待在老灶旁,取暖,吃山芋,用火棍在老灶上写字,画画。
爸爸已经上锅了,他用锅铲不停地翻着锅里的菜。锅铲与铁锅邂逅,摩擦出了饭菜的香。灶台上叮叮当当,响出了年的味道。妈妈进进出出,认真的打着下手。爸爸一展大厨风范,手下生香。很快热闹的团圆饭开始了。就在灶边。开饭前,奶奶特意拿了馒头等物放在灶台上,说是要供奉灶老爷的。
老灶,一个将一家人聚在一起干活的地方,在岁月里伫立。如今方便的天然气时代到来。老灶将何去何从?我不知道。我只希望,待今年过年回家时,老灶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