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家里有个病号,我去医院做了半个月的陪护。在那段时间里,我接触到了同一个病房里的三个患者,相处下来,算是对他们的情况略有所知吧,也真正的理解了:医院是个暴露人性的地方。
先说一床的Y大爷,他今年60岁,在某天下班的路上被汽车撞倒了,当时情况很严重,送到省级医院才抢救回来的。因为省级医院路途不便,Y大爷各方面都稳定了之后,转到了本地的市级医院。Y大爷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婚育有一子,不知是工作繁忙还是生活紧凑,在Y大爷住院的期间,我就见她来过一次探病。小女儿25岁,在政府部门工作,看样子挺清闲的,因为她隔三差五就会来看望Y大爷,而且跟Y大爷很亲,总是会爬到病床上去,躺在Y大爷的脚边跟Y大爷唠嗑,真的是一副前世情人的暖心样子。
Y大爷平时都是由他的妻子陪护的,他妻子很灵清而且很开朗幽默,就这么几天相处下来,给我的感觉很好。比如,Y大爷总是要担心明年没法工作了怎么办(我们这边的乡下人都很拼的,一般刚退休还是会去继续工作的),大妈就会开解他:都60岁了,我们两口子就在家吃吃喝喝好了,反正有养老金的,还有每个月都收的房租。虽然Y大爷也知道可以这样做,但还是会对未来很担心,总是唉声叹气的,大妈也不计较,继续耐心开导他。再比如,Y大爷感觉自己身体很好了,很想出院,大妈就会告诉他不要急,想想当初如果没有抢救回来,这会子都要过大爷的头七了,只要命还在,别的都没什么好在意的,住院就当疗养好了(真的很对,除了生死,别的都是小事)。
看得出他们一家很和睦而且关系很融洽,会让人心生羡慕,不禁想到:少年夫妻老来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幸福的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然后是二床先住的Q大爷,Q大爷在下雨天的晚上,因为看不清路况,自己骑车撞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在Q大爷撞过来之前刚刚互相撞到一起,交警过来处理的结果是三个人责任均分,也就是医药费都由自己承担。Q大爷摔到了脑子,医药费并不便宜,而且他是外地的,报销的比例不高。好在他的儿子工作比较出色,可以负担这些费用。
在Q大爷住院的期间,他的儿子、大小女儿都会轮流来看望,但真的仅仅只是看望,并没有积极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或者饮食等事情。他的老伴也是这样,让人觉得(起码是我觉得)有点疏远。而且Q大妈在做陪护的时候,还顺便带孙子,孙子较小不懂事,有时候会碰到Q大爷或者说故意去碰Q大爷,大妈也没有过分的责怪,要知道,如果碰到扎针的手,是很疼的。而且孙子闹脾气的时候会大声喧哗,Q大妈也不会怎么样他。实在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不好多事,换做我自己的,老早就棍棒伺候了。
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之后,因为觉得医药费贵,Q大爷就出院了,据说是回当地治疗,但后来几天有在门诊看到他在打点滴。这一家怎么说呢,并没有给人很深刻的印象,既不深情也不冷淡吧。让我想到了古时候的包办婚姻,两个没有感情的人在一起,生了没有感情的孩子,靠着亲情和血缘维持家庭。
再是Q大爷出院后,二床后来住的C大妈,C大妈下巴上长了一粒东西,刚开始不觉的有什么,后来有点痛,就去乡镇的卫生院挂点滴,挂了几天不见好,就到市医院的门诊来看。门诊的人一会儿告诉她说去看五官科,一会儿又告诉她说去看口腔科,两方皮球踢了一阵就让C大妈住院了,说要开刀。住院前几天也是挂点滴,说是消炎的,但挂了两三天后,她下巴上的小肿粒还是痛。一床Y大爷的老婆就跟她说,这边小医院,连这个小肿粒是什么都讲不清楚,看什么科都糊里糊涂,建议C大妈还是去大点的医院先检查清楚再对症下药。这个建议非但不错,在我这个旁人看来,还很明智,但实行起来就有困难了。因为C大妈已丧偶,身边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平时白天会来陪护,晚上是回家住的。如果要去大医院,恐怕不太方便。好在C大妈长的这个肿粒,貌似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医院开刀了之后情况也挺稳定的。C大妈本人也挺乐观的,没有因为儿子晚上不陪护而生气(显然生气也没有用啊)。倒是她那上大学的孙女,回来在医院陪了大妈几个晚上。孙女是一个看起来很娇小的妹子,斯文有礼貌,还带了电脑跟C大妈一起看综艺,真正是懂事的好孩子。而且还会给C大妈喂饭、扶着上厕所。
虽然儿子没有十分孝敬(其实也挺孝敬了,围观医院里其他的患者,冷漠的小辈大有人在,为了医药费闹到六亲不认的,不在少数),但孙女很贴心,B大妈也是很有福气的。
小小的病房,也是小小的社会,见证了各种人情冷暖。所以喽,选对另一半很重要,健康长寿很重要,教育小辈也很重要。。。人这一辈子呐,真的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