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母亲说我小时候上学的那个小学现在所有的年级在一起只有十几人,中学早就停掉了。现在家里稍微有点条件的的都去了县里和镇里去读中小学了,镇里学校的学生人数也是在逐年的减少。也就是在20年前,我那会读小学时,加上学前班,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四五十人,我们乡一共有7个村,就有七个小学。合计的人数在1600人左右,而现在七个小学应该只剩下了2个,一起只有了30来个小学生。初中更是消失了,都去了镇里和县里读初中,可见乡村人口流失的严重。
我家的门口以前是乡政府所在地,后来乡政府拆了,变成了村政府,后来两个村合并,现在变成了以前两个村的村政府。除了过年以外,平时在家的都是50岁以上的人,当然还有父母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小孩。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常能在门前看到民兵训练,门前的马路上都是人来人往,有摆摊卖豆腐和吆喝着卖吃的的。每天早上家里都能听到初中传来的广播体操声音,还有两家塑料厂,一家窑厂,有信用社,两家医疗诊所,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那会也是有人在外打工的,但一到了农忙季节,便都回来帮忙了,我们上学也有着春忙、秋忙的假期。
我们家是开商店的,80年代初,听说个人可以开店了,爷爷便让老爸回来开了商店,在这之前只有合作社,是属于国家的。我印象很深的便是那会有好多人在我家等着打电话,都是打BB机等在外打工的人回电话过来。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约好了每周什么时候打电话,那个时间点便在我家等电话了。
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再建新的房子,除了少数人,大多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多半是年轻人在外打工,老人在家带小孩上学。也有不少举家都搬到大城市的。在县城里买了房子的,平日里没事也会经常回下老家,毕竟在他们心中那才是家,一到过年会都回到老家过年,所以过年是我们那现在最热闹的时候,过了正月初八大家拜完了年,人们又陆陆续续的出去了。
村庄的衰落的30年也正是改革开放开始的30年,人们确实富裕了很多,那会人们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种田,后来听说外面打工赚钱更多,一个带一个的全出去了。现在农田大多被承包了,据说承包农田的人靠种田是赚不到钱的,靠的是国家的补贴。也没有私人愿意去种田了,最多是种些菜自己吃。
生活富裕了,人们乐意或者不乐意的都在背井离乡。这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村庄有多少都在渐渐消亡,现在每年过年大家都会回家,但再过20年呢,那些老人离去了,这会的年轻人那会还会回老家吗?
村里去外地打工的人去的城市都是一二线城市,少数有钱的在所在的城市买了房,多数是在县城里买了房,都说一二线城市房价贵,如果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低些,小孩能在那里上学,估计县城也该逐渐消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