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寻梦环游记》很火,我看完后发信息给闺蜜说:“真的很好看,好感人啊!你一定要去看啊!”她就问我:“具体说什么呀?为什么感人啊?”我想了半天说:“就是结局很感人啊!”具体如何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也没听明白。
事后我很疑惑,为什么我看得时候很有感触,但是与人分享的时候只说出感觉,却说不出理由呢?到底该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想法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呢?
于是我赶紧拿出《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运用书中所提出的自我意见建立法,来重新思考我对这部电影的想法,然后再分享给闺蜜,结果她立马买票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去了。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的作者是狩野未希,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律系毕业、庆应义塾大学研究所英国文学博士。目前为庆应义塾大学、圣心女子大学、商业突破大学讲师,并担任指导国际水平思考力、表达力、作文力的学校Wonderful Kids校长、儿童思考力教育推动委员会代表,在大学教授思考力与英语长达20年,对于如何建立意见和打造强大的思考力有着独到的见解。
作者在大学里教授自己的学生时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意见,却发现好多学生连自己的意见是什么都不太清楚。就算有些人勉强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对自己的见解提供强有力的说明。作者指出为了让自己的见解更具说服力,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彻底思考力”。
什么是“彻底思考力”?
彻底思考就是认真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持有意见是怎么回事”开始,到“尝试关注自己的意见是否有依据”,“尝试增加一个观点”,“尝试预测自己的意见会引发的结果”等过程,每前进一步,你的意见都会有所不同,你彻底思考的能力也就提升了。
于是作者以美国哈佛大学提倡的“思考诀窍”及批判性思维为主干,根据个人经验整理成一套简单易学的思考方法,即自我意见建立法。
自我意见建立法的三个步骤:
1.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的理解程度。目的是确认自己已理解的部分,找出有疑问的部分。
2.掌握自己对“一件事”有疑问的地方,通过查找数据来解决疑问。
3.持有自己的意见。
作者用6堂模拟欧美小学课堂上课的情景,形象且详细地讲述了每个步骤的实践过程是怎么样的,以及完成每个步骤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一课 深入理解信息,厘清已知和未知
第二课 区分“事实”和“意见”,思考根据
第三课 转换角度,增加观点
第四课 预测未来,以未来作为现在的行动指导方向
第五课 勇于发表意见
第六课 接受同行评审,为自己的意见增加肥料
简而言之,自我意见建立法的过程是这样的:深入理解→重视根据→增加观点→预测未来→发表意见→交换意见。
一、深入理解
如何才能确认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一件事”?
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最基础的思考工具——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是批评其他人,而是“谨慎判断事物是非”,即思考信息、意见和想法的对错,从中找出最好的“答案”。批评性思考不仅仅是“谨慎判断”信息本身和其他人的意见,还要“谨慎判断”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那么“谨慎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意见和想法是否有强而有力的具体的依据支撑。如果意见或想法没有“好的”根据,而是“依靠直觉”,就完全没有说服力。
检验真正理解信息或意见的6个方法:
1.用对5岁小孩的方式说明。也就是说要把你所理解的信息用浅显的话解释,说明得连5岁的小孩都能懂的话,就说明你已经充分理解了,否则就是没有理解清楚。
2.深入挖掘专业用语。比如说专家说“家人之间要多沟通才能减少代沟”,这里的“沟通”是什么意思,你能向5岁的小孩说明白吗?
3.翻译成英文或者你所熟知的另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需要对已知信息理解透彻,就可以看到平时看不见的“漏洞”。
4.使用“理解程度检查表”。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你已理解的部分和不理解的部分,左侧是已理解的部分,右侧是不理解的部分。如果不能立刻想出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逐一对左侧的已理解的部分进行询问:“这一项真的正确吗?”思考是否有疑问或者还不理解的部分。
5.用5W1H反驳。对已理解的部分是否能回答出谁,做什么,何时,哪里,为什么,怎么做,还可以加入向谁,多少钱等等问题。
6.“用信号灯色的记号笔”帮助思考。“完全理解的事”画绿线,“大概理解,还需调查一下事”画黄线,“无法理解的事”画红线。
二、重视根据
重视根据的首要任务是区分“事实”与“意见”。区分“事实”与“意见”是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也是掌握彻底思考能力的关键。
事实就是能通过证据可以证明是真还是假的现象或者一段描述。例如关于冰激凌的事实:冰激凌很冰。
意见就是每个人表达信念、感觉、看法的观点,无须证明。例如关于冰激凌的意见:冰激凌很好吃。
如果是“事实”的话,就可以立刻放弃怀疑,如果是“意见”的话,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说的观点,都要注意那个“意见”说了“什么”,如果没有坚实根据的意见,就不可以视为正确,只有具备可信的数据支撑的“意见”,才能被视为合理。
如何培养“根据力”?最简单的就是在个人生活中或者职场中进行“思考根据”的练习。
“思考根据”的练习有三种方式:
1.每天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做出选择时,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思考一下选择的理由。
2.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做选择的时候,进行比较思考,即一边做比较一边问自己:“为什么选A而不是B”?思考下两者的区别,以及做出选择的原因。
3.从模糊不清的情绪中,找到真正的想法。例如,你看了一部电影,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是“感觉很棒”,这个时候,不妨问问自己“感觉很棒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用这样的方法直面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最重视的事物,相信会有重大发现。
三、增加观点
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是在真正理解了信息,得出自己的意见后,考虑和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自己想法更加有深度,更有说服力。
四种不同的角度增加观点:
1从所思考的信息(企划、提案、报告等)内容有利益关系的人,最想得到什么,重新思考赞成这个方案的依据是什么。
2.参考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者的观点,比如“讽刺漫画家的观点”、“人类学家的观点”,获得不同角度的看法。
3.在心中假设“另一个自己”,彻底反对自己原来的想法,从而激发更好的想法。
4.想象其他人反驳的理由,列出“反驳清单”,查漏补缺。
四、预测未来
深入理解,思考根据,增加观点,目的是为了厘清他人给的信息或者自己的想法,这种方式是“向后看”的思考。
设想将来会发生的情况,来考虑现在应该准备什么,这种方式是“向前看”的思考。
预测未来的4个步骤:
1.想象执行该方案“发展顺利”与“发展不顺利”时的情况。
2.思考各个情况有没有能够采取的措施。比如发展顺利时有没进一步的方案,发展不顺利时有没有补救的措施。
3.思考应对的措施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4.思考该措施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五、发表意见
在经过彻底思考后整理出来的观点要勇于发表。发表意见时有5个原则:
1.这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要对自的想法有信心,即使有人发表与你不同的意见,也不要认为自己是错的。
2.发表意见时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叙述结构。选择词汇或表达方式时要考虑对方的职业、知识基础和生活背景。发表建议时要讲说话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做说明解释,比如分成结论根据提议三个部分阐述观点。
3.一开始就讲出要发表内容的提纲概要。
4.重要的地方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
5.不要用“这样不行”的武断语气发表意见,可以使用“可能”“也许”“我认为”等委婉语气代替。
六、交换意见
在提问和反驳中让不同的意见互相切磋,深刻感受自己的想法得到升华。
当意见被人反驳时的三个原则:
1.反对不等于否定人格。听到否定的意见时,思考下对方为什么会反对,是否与他的性格、背景有关,从而再一次思考他的意见。
2.把否定当成对方的“提问”,思考他反对你的根据。尽可能让对方的否定评论,成为自己意见的肥料。
3.不打断对方说话。除非对方说话偏离主题,你可以用手势示意要求发言权。
回应反驳的6条规矩:
1.要深入理解对于对方提出的反驳的意见,不能以“听不懂”就放弃了解对方说话的真正意义。
2.不需要全盘接受对方的意见。先将对方的说辞仔细听懂,用“谢谢你的意见”表示敬意并接受,然后提出自己的反驳。
3.如果反驳者提出与主题无关的意见,在接受对方说的话后,把话题转回自己的主题,是最明智的做法。
4.询问对方反驳的根据是什么。
5.如果有人提出你目前不懂的问题,不要假装自己什么都懂,诚实地说:“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我先调查一下,下次再回答你。”
6.要反对,就要提出替代方案。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提出的自我意见建立法,简单易学,可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商务工作中。只要平时不断地按照本书中所写的方法实践,日积月累,“彻底思考”就能成为你的一种习惯,一旦有需要,你就能发表出有说服力的、有创意的、独特的见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