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米切尔·雷斯尼克教授所说的“4P创造性学习法”,最后一个“P”是游戏(Play)。游戏不止是欢笑和乐趣,更指向了来自实验、冒险和挑战边界时产生的游戏精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需要拥有这样的游戏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培育创造力。
从朵儿上幼儿园大班开始,我就很喜欢与她一起做实验。其实,我是一个挺纯粹的文科生,物理、化学曾是我“恐惧”的学科,但我却希望朵儿不要被我的喜好所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朵儿,甚至连我自己都被激发出无限的热情,尝试,失败,再尝试,却饶有兴趣。
言归正传,你见过分层的海水吗?(如图1左图)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被它的颜值惊艳了?我们每一次做这个实验,都为自己的“杰作”惊喜。
2016年7月24日,8岁的朵儿与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海水分层实验。翻了翻朋友圈的记录,我发现我们连续三年的暑假都探索了这个实验,只是每一次都有所不同。2014年,朵儿在家开了“朵朵的饮品店”,卖起了夏日特制彩虹饮料;2015年,我们从长乐回来带了一瓶海水,有的加水,有的加盐,第一次实现了海水分层。但是,这一次我们把实验地点直接搬到了离大海不远的民宿(如图1右图)。
前一天,孩子们就从海边装了几瓶海水,但这不比在家,我们缺的是盐,也就无法增加密度,实现分层了。这可怎么办呢?后来,我们想,如果海水被稀释了,那它的密度应该也会被改变吧。可是,真的可以吗?没有人知道实验会不会成功?也没有人知道到底要加入多少水,才会改变它的密度?这一切,只有孩子们自己在动手实验中去摸索了。
一开始,孩子们使用滴管往海水里加清水,似乎没有什么效果,配比不同的海水依然混淆在一起。接着,孩子们开始“大手笔”地加水,结果却忘记了自己到底加了多少。有的孩子使用了量勺,而且开始按顺序添加。终于,有一个孩子成功了,他激动极了,开始分享自己的做法,而其他小朋友也受到了鼓舞。成功之后的他们,又开启了互相合作之路,使用别人调出的新海水,创造出更多不同颜色组合的海水。
如果这个活动到这儿就结束,我并不满足。因为,探索才刚刚开始。
从海边回来,我给朵儿布置了新任务:生活中的不同液体,在同样的体积下哪一种液体更重呢?
问题和实验均来自互联网,但是我想要把它转化成一个有趣的探索实验。于是,我没有给朵儿看网络上的实验过程,更没有告诉她结论,而是希望她自己通过实验去找到那个答案。
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Joi Ito)说:“如果你计划好了一切,你就不会有额外的惊喜。”是的,在这一次探索中,朵儿极好的成为了“修补者”,从最简单的猜想与尝试开始,然后在发生错误的时候做出反应和调整,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考。
当朵儿开始探索的时候,我就在她的身边,看着她是如何找到答案的。正如大家看到的图2,这可是朵儿试错的全过程。我看着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小心翼翼地把用食用色素调过颜色的各种液体缓缓加入试管中。眼看着第二次即将成功的时候,没想到最后添加的酸奶,穿过了油层、洗洁精(蓝色),掉入了水(红色)里。功亏一篑时,她并没有感到难过,反而很惊喜地发现“原来酸奶这么重呀”。
而在一旁观察的我,却有点疑虑:水怎么会比洗洁精重呢?但我没有出声,虽然我很清楚她可能会绕一段弯路了,但我更想继续看她会如何去调整与解决自己的困难。
雷斯尼克教授说:“修补者常常要走过曲折迂回的道路,才能找到解决办法。他们损失了效率,但是获得了创造力和灵活性。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或新的机会出现时,修补者就能更好地利用机会。”果然,到了第四轮时,她在第四步加入了洗洁精后,蓝色的洗洁精直接穿越了粉色的水,抵达了本该正确的位置。而直到这时,朵儿才注意到前面可能出了问题。接下来,她在用滴管取液体时,更注重了取用的量,以避免毫升数不同而导致的错误。
最终,她找到了正确的顺序,感受不同液体的“密度”和“重量”,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而后,她又用剩余的材料调出了满满一大杯层次分明的“鸡尾酒”,得意地向全家人展示。我则“怂恿”她用流程图的方式写一写她是怎么找到液体分层的秘密的(如图3)。在这样的梳理中,她发现的不只是实验的步骤,更会慢慢理解自己成长的秘密。
这样美好的夜晚时光,总会在记忆深处永远被铭记。未来的日子,我愿意继续陪伴着她,带着“游戏精神”一起去冒险、去尝试、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