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天高云淡的秋天,同学们注意过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吗?你了解大雁吗?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样整齐的雁阵吗?有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给我们讲述大雁的趣事,他就是《大雁归来》的作者。
二、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伦理学家、科学家、生态学家、作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观察家,一个思想家,一个文学巨匠。共出版了三本书,发表了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三、预习检测
雾霭 缄默 迁徙 赌注
沼泽 瞄准 狩猎 盘旋
喧嚷 邀请 凋零 枯燥
稀疏 弥漫 目空一切
偷偷摸摸
过渡:我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四、学习目标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理解本文主旨。(重点)
2.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难点)
3.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爱护动物的热情,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让我们带着目标走进课文。
五、教学过程
引导自学(一)
感知内容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怎样的生活习性呢?我们一起来完下填空。
①三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十一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②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③三月的大雁一接触到水就叫,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④爱觅食玉米粒。⑤雁队以6只或以6的倍数组成。⑥春天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四月份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大雁具有哪些个性特点?
1.具有灵性的候鸟。(大雁富有灵性,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争辩)
2.报春的使者
3.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4、有联合观念
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作者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意。)
引导自学(二)
观赏雁翔
请同学们默读(1-5)段
找出描写大雁飞翔时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大雁怎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提示:抓住动词、修辞去体会)
读一读,品一品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 拐来拐去”“低语”“问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 运用拟人修辞,赋予大雁人的性情,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读出欣赏、喜爱之情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上的冬天。
(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严寒、迎来了春天,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深深喜爱之情。)
3.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引导自学(三)
倾听雁语
跳读课文(6-9)段,找出描写大雁声音的句子,从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示例:文中第六段描写:觅食前后的鸣叫,似乎先有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大雁也和人一样有它的喜怒哀乐,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一下它们此时辩论的什么呢?)
读一读,品一品
1.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2.突然间,刺耳的雁叫声出现了,并且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所发出的呼叫声。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晚上群居沼泽集会时刺耳的叫声,发言激烈的辩论,深沉的总结,(深沉的声音联想到是雁群中有威信的长者发出来的)稀疏的谈论(联想到少数的大雁在交换意见),写出了夜间集会从喧闹到渐静的过程,很有层次,富有情味。)
3.“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拟人——重友情、重亲情——读出感伤悲悯之情
过渡语:作者对大雁的爱,不是轻快的,而是深沉的,隐约中会让我们的心也隐隐作痛。是什么样的情感使一个人可以坚持20年时间去关注大雁呢?
引导自学(四)
体会情感
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1)(第四段)“我们的客人
(2)(第六段)“我们的春雁”
(3)(第十段)“我们的大雁”
思考二:“我们”是谁?
我们(农场)我们(的头上)我们(刚到的客人)
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
——我们:作者(人类)、动物植物、土壤、河流、山脉……
——土地上所有的一切——“土地共同体”。
过渡:你会把自己和课桌、书本、路边的一块石头、家里的一盆花……一起称作“我们”吗?
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 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过渡:在充满深挚的感情的句子中,还隐含着作者的哪些感情?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句子。
①“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象,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③“……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里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④“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明确:对大雁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深切思考!
过渡语:利奥波德,这位著名的环保主义者每逢周末就到农场度假,他用心观察研究大雁。
六、课堂小结
在作者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大雁这种生灵,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有家庭结构,也有亲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但不应该自私地伤害它们。况且大雁有不少为人类所不及的品性,它们向来有联合的观念,它们对人类有益而无损。人类回归自然,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无穷乐趣,而这是高度物质文明所不能代替的。到自然中去,与动物为伴,这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趋势。七、主旨归纳
这篇文章通过拟人的手法,介绍了大雁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的特点,说明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过渡:今天我们了解了作者笔下的大雁,具有灵性、善远飞“喜群居的”“重友情的” “有联合理念的,辞海中是如何介绍的呢? 他们有什么不同:
八、探究语言特色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 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选自《辞海》
《辞海》中的语言重说明,客观介绍科学知识;课文是辞海》中的语言重说明,客观介绍科学知识;课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本文独特的写法表现在科学知识与文学趣味并重,形象性和抒情性是本文明显的特征。
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究:
知识性:作者介绍了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如飞行路线之直、雁队的数字分析等),为人们闻所未闻,让读者分享了发现之乐。
形象性:无论描写大雁归来,还是觅食、集会,作者按照大雁行为的过程,有层次地细细地加以描写,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抒情性: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了爱鸟之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的由衷钦敬,为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为大雁的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声的由衷喜爱,即使不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感情。
作者对沙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深切的情感。所以在表述时,极富诗情画意,情感伴随叙事,缓缓流淌。下面同学们也练一练笔。
九、妙笔生花
寄情雁南飞
作者以一个“爱鸟者”的情怀向我们介绍了大雁的习性,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保护,珍爱野生动物是本文的主旨,假如动物们可以说话,他们会对人类说些什么呢?以动物的口吻写出一段有创意的话。(写在练笔本上)
十、推荐阅读
《沙乡年鉴》
一月,他会在雪融时追踪一只冬眠乍醒跑出洞穴去探险的臭鼬;
二月,他劈开一根有八十多岁、被雷击倒的橡木,生火取暖;
四月,他在每一个晚上到树林空地上观赏鹬炫技的空中求偶舞蹈;
五月,他聆听从阿根廷归来的高地鸻鸟的飞行之歌;
六月,他到深潭游泳,在溪边钓鳟鱼;
七月,他会注意草原上普遍为人所忽视而自生自灭的所有野花的生日;
八月,他经常随兴到沙洲上看河流作画;....
在《沙乡年鉴》中作者分12个月,记录了他那个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景、生活趣事,细致描摹了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有兴趣的话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
十一、结束语
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体味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反观人类自身,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每一样生命都应该值得被尊重。世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热爱自然,是人类的共同情感;
回归自然,是人类的终极追求;
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