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相信很多父母都曾经尴尬地面对或孩子 “我从哪里来?”这样即幼稚又充满哲理的问题。
但是,估计很多父母都没认真考虑过“孩子要到哪里去?”这同样有哲理的问题。
“孩子要到哪里去?”的内层含义其实也是“孩子到底属于谁?”,因为,每个人发展的方向都是以“属于谁”为导向的。
那么,自己的孩子到底属于谁呢?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下,这个问题都不是问题。99%的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孩子是属于父母的”!毕竟,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肉,从小养到结婚成人,无论从感情或是经济方面,这个想法都是无庸质疑的。而在这样的观念中也衍生出了“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一系列的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即使在今日,很多孩子的事情都是父母做主的更多些。
而在西方的思想体系下,这个问题就是个问题了。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到18岁,年满18周岁后的孩子就要尝试着独立生活。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想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就要自己付出努力。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富豪宁可将千万身家捐到慈善机构也不留给孩子,而孩子也不会过多的依赖父母。这不仅仅是财富观的差异,更是人生价值观的反映。
就拿结婚这个例子来说下中、西方观念的差异吧。在中国,都是父母出钱出力为孩子张罗婚姻大事。而在西方,则是新人双方自己负担起婚姻的重任。
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人情味更浓些,而西方对孩子的历练更多些。
所以,如果真正是从为孩子幸福考虑的角度出发,对于“孩子到底属于谁”这个问题,比较周全的回答应该是这样的:孩子首先属于他自己,然后才属于父母。或者是:孩子的80%属于他自己,20%属于父母。
虽然从感情的角度讲,很多父母难以接受,但这就是规律和事实。每个人的幸福和痛苦都是需要自己来承担,他人只能分担或分享,而都是无法替代的,这其中也包括“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父母们。
当然,道理好说不好做。
昨天,我们就这个话题试探性地给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老了,他会选择“追寻自己的理想”还是“留在我们身边”?而孩子答案出乎意料的理智,很接近西方的观点。这让我们传统的老思想表示难以接受,心想,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还是很有眼光的,这样就可以:一个“去远行”,一个“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