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此篇写于多年前的大学时光,当时是为了参加某个征文,但石沉大海。想着躺在我的电脑里终究只是自己的浅薄之见,还似乎写得挺啰嗦,不如拿出来晒一晒,如果有幸被大家所见也能给些指点。
如今读来,发现当时下笔前确实做了不少功课,而现在却很难沉下心精读一本书了。SO,给自己些鼓励吧,只有不断地输入,才会有输出。我要去读书啦~~
守望是一种宁静的美,是等待也是展望。然而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里,那应该是老年人的事。他们奋斗了一生,拼搏了一生,美丽的憧憬和理想都已实现,当他们重新订下目标却发现无力完成时,他们开始了人生的守望——期待着优秀的后生小辈延续他们的事业再造辉煌。而年轻人拥有无价的青春,也本应拥有无拘无束的梦想,可本书主人公霍而顿却偏偏提出长大后,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想法如此奇特,却又如此纯真,它所体现的是一个十六岁少年的苦闷、彷徨,也引发了我们的遐思……
- 01- 为真实“喝彩”
自从人们学会思考,就会不断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自相矛盾而令人费解的事。我们曾对西方社会的文明与民主推崇不已,可在马可·吐温的笔下,你看到了“金钱选举”的丑陋内幕;美国的一系列知名学府曾令我们中多少人心仪神往,而在塞林格的笔下,一个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竟也“对性问题颇有研究”。虽然我们不能因个体而否定全部,但在一个人云亦云,自我陶醉的年代,我们还是应当为勇敢揭露真实的作家们喝彩。
可以说,我为本书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感到遗憾。他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唯独缺乏的是精神生活的充裕;他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却又无力反抗自己悲哀的宿命;他不想与“伪君子”们同流合污,可又找不到光明的出路。于是乎,他选择了妥协,甚至堕落——这便是塞林格笔下一个生活在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十六岁少年的命运。
也许对于现今时代的我们来说,要感受那个时期美国青年一代的压抑与苦闷是困难的。那么我们不仿翻开历史,你就会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了。20世纪 50 年代,第三世界的掘起,令世界为之一震,而美国政府则将“共产主义”视为“最大威胁”。49年杜鲁门总统更是在他的就职演讲中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和其他具有相同看法的国家在追求这些目标(民主与和平)的过程中发现,它们正受另一种与我们完全相反的目标和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念的政权攻击……这虚伪的哲学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个杜鲁门本人也称之为“多事之秋”的年代,要通过“镇压进步力量”来实现民主自由,岂非“天方夜谭”了吗?以至于像霍尔顿这样涉世未深的少年,在看腻了那些“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日子”的人们之后,亦渐渐迷茫,渐渐动摇。
有评论说本书主人公满嘴脏话,行为不检点,是谓“读神”。但设想倘若霍尔顿变得“彬彬有礼”,不也有违作者初衷吗?正如英国人曾对马克·吐温的小说很是无法忍受,说:“你们把我们的英语糟蹋成什么样子!”可美国上到总统,下到平民,就是爱读。因为马克·吐温的小说形成了美国语言的魅力。正是这种真实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的高贵与本真以及他对民族精神的负责。
- 02 -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曾有一句名言:“因为我不愿当奴隶,所以我也不愿意做奴隶主。这表达了我的民主思想。任何与此不同的想法都不是民主的”。然而他没有料到, 90 多年后,他的国民中又有一大部分人沦为了奴隶——精神的奴隶。
对于本书主人公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得,在他身上“受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自不必说,但你依就能发现他灵魂的闪光之处。
他虽然满嘴脏话,可却也率真朴实。比如他谈到自己离开学校的原因时直截了当地说“因为我的四周全部是伪君子”;再比如他在纽约挥霍无度时坦承“我是一个天生的败家子”。他尽管顽劣,却也爱惜自己的家人,譬如自己被开除后“怕母亲精神衰弱受不了”,准备离家出走还不忘“和菲苾告别”。他即使看不惯矫揉造作的伪君子,却没有泯灭内心深处的道德观,他在小饭馆里帮“修女提行李”、在体育场“帮玩跷跷板的孩子平衡”。这一切不难看出,他还关心着这个世界。
而让人同情的是,他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正因为他比别人尚且多一些反抗意识与追求探索,使他无形中背负了难以名状的压力。书中共有四处谈到了他的哭,尤其是第三次,他与卡尔路易在酒吧喝醉酒,独自向衣帽间走去时哭了。他“不知道为什么哭”,只是感到“那么沮丧,那么寂寞”。的确,没有人聆听他的倾诉,没有人理解他内心的烦恼,谁都认为他应该“回学校”,回到醉生梦死的虚伪世界。他无力反抗,却又逃避不了,最后还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跌倒了。
本书洋洋洒洒几万言,却只用了短短几百字描写了他想当“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奇特的梦想。也许有人要说,作者有点故弄玄虚。其实不然,霍尔顿的守望由来已久,他无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只是守望着那么一片净土让他聊以慰藉,也许他不单单想“救救孩子”,也守望着光明的理想在这群在麦田里做游戏的天真孩子们身上实现。
霍尔顿的命运可怜可叹。他的守望充满无奈,也充满了期待。而他的悲剧也让读者对现实“提高警惕”。每个人面对生之疑惑,都想走出生之辉煌,既不自命清高,也不随波逐流,唯有行动是我们的宣言和武器。
- 03 - 浅谈“虚伪庸俗的人们”
黑色的原油不代表污浊,外表的兼卑不预示真诚,塞林格笔下的这些庸俗的男男女女,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的爱慕虚荣、消极避世的一面,却看不透他们的内心,难怪霍尔顿要与之“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先说说霍尔顿的老师们,他们一个个看似人生经验丰富,修养颇高。实际上没有个性,说一套,做一套。比如潘西校长绥摩博士对霍尔顿说:“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律进行比赛”。可他自己做到公平公正了吗?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他也一样会巴结有权势的家长和“出人头地”的校友。连霍尔顿唯一敬佩的安东里尼先生教给他的人生信条也只是:“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再看看霍尔顿的同学女友,阿克莱的“污秽不堪”,斯特拉德莱塔的矫揉造作,萨丽·海斯的虚荣庸俗,他们的理想、信念全都被时代的巨浪打得散失殆尽。
然而,正如郭小聪教授所说:“难道历史上存在过什么充满希望的时代吗?什么时候生活都不容易”。因此平庸的人终究平庸,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在这些人身上找找自己的影子。罗素讲:“我曾经为了现实的目的妥协过什么,所以我希望给我写传的人千万不要把我写得像圣徒那样”。那种真诚原是多么坚强不屈的品质。
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也曾经历了彷徨、麻木的时代,于是出现了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病症进行了广泛的诊断”,而 50 年代的美国则出现了赛林格。他们都是高尚的人。鲁迅曾说,他愿意自己扛着黑暗的闸门,把下一代放到光明宽阔的世界当中去,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合理地做人。因此我们今天能读到这些作品,该是幸运的了。作品中“虚伪庸俗的人们”在任何社会都有比比皆是,他崇尚所谓的“自由”,寻找所谓的“自我”,而结果往往是迷失自我,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消磨人生,虚度时光。
希腊神话里的太阳神阿波罗,曾向人类下过一道神谕:认识自己。有些人终其一生浑浑噩噩,如美国这些中产阶级子弟抵御不了诱惑,也不正视自己,而有人却在不断思索中前行,比如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他的散文《我与地坛》,郭小聪曾评价:“我觉得它可能是 20 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之一,那种厚重之感,那种宁静,那种深沉,令人敬畏。他其实可以证明,这种浮躁的社会并不是不可抗拒的,关键在于你自身”。
青春有季,一去无返,不要为五光什色的诱惑在毫无意义的炫耀中淡去了青春的光华。我们纵然只是一些凡夫俗子,但依然要把持自己的原则,在守望中延展成出自己对社会的价值。
尾声:不要守望了,去尝试人生吧
当你看着别人的堕落却自我彷徨时,似乎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什么可以干的了。然而,人生长河中,总有许多的第一次,但并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是美丽的,正确的尝试会让你记取自强不息的昨天,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而错误的尝试则会将你引入歧途,一去不复返。本书中的不少人物即是这样。
在利益为上的社会里,霍而顿学会了撒谎,并且成了高手;面对乏味的生活,他学会了酗酒,甚至欲罢不能;他原本可以做个纯洁的少年,可却忍不住诱惑滥交女友,因为那已然成为了社会的“潮流”。也许他是“被迫时尚”,可奋进的信念恐怕早已淡化。
美国社会崇尚自由,然而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因为过度自由即是放荡不羁。钱歌川先生曾说:“我们固然要爱护自己的自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自由,但首要的还是要辩别正当的自由和不正当的自由”。因此,我们所做的每一次尝试也都是有前提的,我们要在尝试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西谚说:一个新的扫帚一定可以扫得更干净些,可见新的东西总是让人充满期盼。而对于世界来说,青年一代也是新的元素。我们生活的时代已今非昔比,我们眼前的世界亦无比开阔,我们不再需要守望,而应当主动迎上去,去敲门、去搭话。激奋、抱怨不是一个有志青年回报社会的方式,在茫然中奋进,在愤怒中超越,才是众望所归!没有人为你等待,没有机会为你停留,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