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解《论语》之孔子拍棺系列14-大德无痕

【第08泰伯第0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杨伯峻译文】泰伯的品德高尚极了!三次让出王位,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

【钱穆译文】先生说:“泰伯可称为至德了。他三次让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实迹来称道他。”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泰伯,那可以说是最高德行了啊。三次让出国君位置。老百姓真不知如何来称赞他。”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游梦僧译文】孔子说:“泰伯,那真可称之为至极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让,民众无从知晓而(无从)称颂于他!”

【游梦僧译】孔子说:“泰伯,那(指后面的“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真可称之为至极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让(遵孝道,让于贤,使政权平稳过渡,民享太平),(德之至大,却了无痕迹)民众无从知晓而(无从)称颂于他!”

 

【详解】《论语》这一章三位如此名重的老先生都没解对,本僧极为震惊的(杨老解的“三次让出王位”,像泰伯做了王才让位一样)!本僧天资平平,古文水平也一般都想到了前后的奇妙关系,特别当本僧再去查《论语集注》而印证自己的想法之后,更不禁要问三大学问家:“您三老太马虎了!”何以见得?下面请听本僧言语言语。

 

咱先轻松点,一起看背景故事:

 

“三以天下让”源于西周之前的历史故事。据传,古公亶父生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之子姬昌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在传位于季历再传姬昌。泰伯察觉父亲之意,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遂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离开周原。后亶父病逝,泰伯、仲雍赶回来奔丧,季历与众臣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不受,丧毕携二弟仲雍再次离开周原,前往长江以南无锡梅里避居下来。之后不久,季历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丧,群臣与侄昌再次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仍不受,便由其侄昌继位,姬昌即周文王。泰伯与仲雍又返江南梅里,并断发文身以明心迹。在江南,泰伯与仲雍引导人民兴修水利,建蛮巷、开泰伯渠,养蚕种稻。创作《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文明的第一次飞跃。泰伯也因此受到土著居民的爱戴,拥立他为国王,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


泰伯“三以天下让”的故事,着实是让人动容钦佩,不愧称之为“至德”。以上的意思,三位先生都解释到位了呀,为什么还说“三老太马虎”吗?马虎在“民无得而称焉”!


但孔子又有言“当仁不让”,也就是说你不是礼让了,就可称为“德”!泰伯可不是乱让,一者他基于对父亲的孝;二者,是基于他对自己侄子的了解——知其智,晓其仁。泰伯之让是“让位于贤”,故圣人孔子大称其行至德!


“至德”,即“德之至极之称”,盛德,即大德。


“三以天下让”,即三次把天下让出去。当然,这里的“三”是可以解释为“多次”的。但按故事,解释为“三”也无防。


“民无得而称焉”是不是像三位先生解的一样,是“老百姓真不知如何来称赞他”呢?先看《论语集注》:“无得而称,其逊隐微无迹可见也。”本僧觉得解得妙不可言,句目在于“隐微”、“无迹”。不正是“大德无痕,隐微而无迹可寻”了嘛。老子《道德经》有言:“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泰伯三以天下让,都是风平浪静、了无痕迹地进行——只在群臣之中讨论过,谁又会公告天下呢?!


有人会问:“这礼让,多好的事,那群臣不会出去传说?”那样,可是对现今皇帝(姬昌)的不敬、不忠。小则免职,大则灭族。试想,现在人供职于重要一点的职位,都有保密协议了。更别说人家那可是朝廷大事,且这事涉及到当今皇帝正统性问题。但必会入史,因为以前史官是不受皇帝制约的。《礼记》有“史载笔,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等说法。《国语·楚语》载:“有事不书,是史失其职守。”史官负责写史,皇帝依礼是不能干涉的。多年以后(如美国的档案会定期公开)或朝代更迭,记史会公开。这也是为什么孔子会知道这事的原因——读史书。


所以于当时的底层民众来说,他们又如何得知,政权的平稳过渡,了无痕迹,他们能乐享太平,是归功于泰伯的谦让呢!更别说泰伯这一让,让出了周文王这个一代明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了!民众对其事其迹根本无所见无所闻,又怎么知道去称谢这个宅心仁厚、德之至极的恩人呢!莫说普通民众,就连当时少有的文人贵族,也不得而知。只是后来的学者,如孔子等,也只能从慢慢公开的史书中获此事。所以,“民无得而称焉”中的“得而称”是连着的,用“无”字来修饰之,即“民无‘得而称’焉。”而不是“民‘无得’而‘称’焉”。纵观三位先生之解,钱老的“拿不到实迹”算是贴边了,但语焉不详。


“焉”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在此句话中的意思为“于他”。故“民无得而称焉”意思为“民众无从知晓而(无从)称颂于他!”


既然涉及“不伐”,不防把《论语》中的另一章一起译了:【第06篇雍也第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游梦僧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其功,(军队)撤退时殿后掩护,快要入城门,(才)鞭打他的马,说:‘不是敢于殿后啊,是马跑不往前跑啊’”


孟之反,鲁国大夫,姓孟,名侧,字之反。伐,夸功。奔,败走。军后曰殿。策,鞭也。兵败撤退,当然是以殿后为功了。孟之反一直殿后,但快到城门的时候,也就是说要到安全地带的时候,他才策马前冲,用实际行动掩盖其功,而后又以“马不进”说之前自己是殿后为不得已而为之。不怕死,不居功值得圣人一赞!


现实中有没有这样大德之人,我不敢说没有,也不敢说有。因为其德之至,可能我等不得而知。所以,我不能举现实中的例子。那我举一个电影中的例子吧。


近来热火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一个无名英雄高远(张译演),是一个参与新中国原子弹研究的技术人员。在一次核试验过程中,可能是操作机关故障,试过机械关闭,但关闭不了。警报响起,通知全员撤离的时候,其中就有高远,但忽然他停了下来,很快就逆向而走,回到实验室打开屏蔽门,实施了手动关闭,确保了实验室安全,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核辐射,以致患上不治之症。基于保密的原因,他做的伟大事迹,未能广为宣传,甚至连家人也不能通知,连情人也不敢相认。他以自己的性命,防止了一次核辐射威胁,如果发生核泄漏,简直是一个人间炼狱,参见“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泄漏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爆炸时泄漏的核燃料浓度高达60%,且直至事故发生10昼夜后反应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释放。事故发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这3天的时间已使很多人饱受了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在这场事故中当场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0多人死于这次事故的核污染。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千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不仅如此,由于放射性烟尘的扩散,整个欧洲也都被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霾中。临近国家检测到超常的放射性尘埃,致使粮食、蔬菜、奶制品的生产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核污染给人们带来的更是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惧。再者,他的“最美逆行”避免了核泄漏而让其他强国发现中国在搞核试验,保证了新中国的核试验在无外国干扰继续秘密进行,以至成功,保证了新中国有强大的护国神盾,保证了我们现在几十年的和平。他就是英雄,是最伟大而又无名的英雄。许多中国的前辈为国为民牺牲了,而我们得其惠而不知其名,更无从对他们称颂。只能向着无字丰碑致以敬意。


泰伯之为真可谓:三让天下,至德无痕,泽被万民,而民莫知而称焉!


孔子说此话,除了极赞泰伯之“至德”,更称颂他的“不伐”,即不自夸耀,不居功。用现代文最土的话来说就是“做好事不留名,而且是大大的好事!”泰伯至德而不伐,咱可模仿孔子的话,给他点个赞:“君子哉泰伯!至德而不伐。”


解译这句话,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小细节,就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中的“其”字,它不是指代“泰伯”(很明显,杨钱两老都犯了这个错误),而是指后面的“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一段,李老用一个“那”字解对了。为什么呢?“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意思是“那可以说得上是极大的德行啊”,不能解释成“泰伯可以说得上是极大的德行了啊”,“人”是“德行”,明显的逻辑错误。故知之,泰伯所为,方是德行!


第08泰伯第01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游梦僧译文】孔子说:“泰伯,那真可称之为至极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让,民众无从知晓而(无从)称颂于他!”

【游梦僧译】孔子说:“泰伯,那(指后面的“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真可称之为至极的德行了!三次以天下拱手相让(遵孝道,让于贤,使政权平稳过渡,民享太平),(德之至大,却了无痕迹)民众无从知晓而(无从)称颂于他!”


【第06雍也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游梦僧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其功,(军队)撤退时殿后掩护,快要入城门,(才)鞭打他的马,说:‘不是敢于殿后啊,是马跑不往前跑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