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时代,发达的科技给予我们如此多的便利,无论是新闻、旧闻还是八卦,只要我们想知道,可以毫无遗漏并且第一时间收入囊中,于是与人交往时我们会有源源不断的谈资,看起来很不错啊,但是你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在写一篇报告时需要在网上抓取一些素材,于是点开浏览器,手却不听使唤的去刷了一下微博,哎呀!不就是刷个微博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用不了多少时间,一会儿就好。于是,你看到一些大号发布了很多有趣的新闻,也有数不尽的链接,突然,你回过神来,什么?你问我中午该吃什么?……
下了班和久违的朋友聚餐,见了面寒暄两句开始点单,这个餐厅环境不错,极具逼格,趁着等待上菜的时间来几张自拍,发个朋友圈,小伙伴们的生活也都是丰富多彩,点评、回复,无限循环,就在你拿起手机的同时,对面的朋友也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服务员端上桌的菜,在此刻只是仪式般的送进嘴里……
回到家,小宝贝还没睡,看到你开门进屋,高兴得一头扎进你的怀里,就在这时手机发出消息提醒,于是你打开pad里睡前故事app,把它塞给了小宝贝……
其实你并不是没有感觉,你也会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
相信你一定没少听时间管理的课吧,公司培训会讲时间管理,网上也有不少时间管理的话题,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你想要照着理论把事情划分为重要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四个象限,但真的着手去分的时候你却发现其实界限并不那么清晰。
你正专心于某个报告的时候,有同事跑来说:兄弟,帮下忙;或者,领导来电:马上召集一个跨部门的沟通会,每当这时我总不能拒绝吧。
不要忘了,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你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无论你偷懒与否,它都在一分一秒的流失,不会停止、不会加速、更不会倒退,所以,时间根本无法管理,你要管理的应该是你自己。
我们来看看各路大咖是如何做的: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把碎片时间转化为整块时间,早上6点上微博,花半小时快速看一遍从昨晚睡觉后到早上起床这段时间里最有价值的100条微博,边看边决定哪些需要转发点评,设置好定时转发时间,在黄金时间段每半小时自动发一条,然后再花半小时看累计投稿、累计原创、员工建议,再定时发几条,有时间的话,看看工具里的关键词监控和引爆话题、搜一下当日大事。然后,在上午和下午上班时间各抽30分钟把以上事情重复做一遍。
网络大V秋叶在很多分享课中提到: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他由于高强度的出差,养成了与众不同的习惯,他利用路上的时间看书,在不同的事情上快速转换自身角色,并且对计划有超强的控制力,必须保证出差当天能解决问题。
简书知名作者彭小六每天4点起床,因为早上的时间干扰最少,最容易集中精力。起床后先回顾一下昨天的事情,查看月度计划和周计划,然后把今天一天的事情安排好,在早晨完成一件最困难最重要的事情,除此以外还要阅读、锻炼等等。
而我呢,上班路上要开车,所以不能像秋叶一样利用路上的时间看书,但现在有很多听书的app,比如:喜马拉雅FM、荔技FM、阿基米德FM,都是不错的选择,上班路上一样可以汲取氧分。上下班高峰时间要堵车,那就调整出门时间呀,上班提早半小时出门,下班也晚走半个小时,看似一个小时的时间,节省的可是2-3个小时的堵车时间,省出来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
看到了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问题面前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只要把握好原则: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整块时间去处理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把整块时间碎片化,这样就好啦,沉下心来思考,你一定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