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古典这本《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最后一篇书摘。
如果你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可能隐含着2个可能的价值观:追求完美或他人认同。
一,追求完美
▶”既可以做到这个,又可以保持那个“
▶”可以学好这个,又不用花大多时间“
▶”既可以获得,又不用付出“
一旦选择了“完美“,就是选择不损失,不”舍弃“。
古典在书中说,这背后的价值观其实是“安全感“。一旦拥有了这种”完美“的心智模型,就会觉得哪个目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直在等待一个“好的机会“,”两全其美“的办法,最后却发现,因为常年纠结而无力,最后哪怕是最差的都选择不到了。
安全感是重要的价值观,但不用取舍的完美不是一种目标,是一种幻觉。拥有这种价值观,最容易喜欢看各种成功学的书,因为他真的相信值得去的地方总是有捷径。
大概是年轻的时候都爱追求这种“完美“。我还记得读研时有一次我们几个同门在讨论一个解决方案:如何在2位导师的满意下解决我们的项目和论文问题。
当时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局,4个人讨论了2小时都没有任何头绪。
外系的舍友实在看不下去,询问了情况后,她直接丢了下了一个问题,让我们迎刃而解:”你们最不想得罪哪个导师?“
对啊,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在不得罪2个导师的情况下完成我们的事情。但从来没有考虑可以舍弃掉一个导师对我们的评价。这也是一种追求“完美“的价值观。
所有的完美都是减出来的,不是加出来的。
二,他人认同
他人认同隐含着生活中很多约定俗成的价值链条,被当成所谓的“生活真理“。
▶办了健身卡,你就有健康的体魄(服务—健康)
▶上了这个二流大学,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学校—社会地位)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孩子—孝顺—认同)
▶男人没有了事业,就没有了一切(事业—男人)
▶在北京至少月入要2万,才能活得像个人样。(钱—舒适生活)
社会在反复的给我们输入各种价值观链接,比如房子—安全感;有钱—幸福/成功。这些固化的价值观反复的影响我们。
一旦我们选择“获得大家认同”的价值观放在首位,就容易掉进这种社会价值观链条中,把“随着别人的要求来委屈自己”作为生命的不断重复的脚本。
这时候,你需要来一个英雄之旅(出自坎贝尔《英雄的旅程》),这是每个人在心理上成熟的一个必经阶段,就像所有神话里的英雄:
告别孩童——远离人群(脱离他人的认同,置身于真正的孤独)——独立完成任务——回到人群
如今,我们有太多人都没有经历这样的历程。
当我们面临变化和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大脑的第一反应是缩回到安全区,选择一个跟以前尽量相似的环境去处理这个不确定性。这个是大脑在进化中一直保留的原始保护功能,但这并没有跟上这个时代的需求,毕竟进化的速度与社会发展的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变化和不确定恰恰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变化和不确定感受到痛苦,进而接纳痛苦。
不着急用别的东西遮盖,真实的面临自己成长的渴求,是找到自我价值观的第一步,通过痛苦看到背后成长的需求。
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可能你只是什么都想要,抑或是你太在意别人的认同。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经历太少。
这个好办,多读书,会让我们发现,居然还有这么多种活法和价值,自己也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