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在家排行老大,快五十年过去了,才感觉自己活得像个“孙子”。
我有个妹妹,在家排行老二,也快五十岁了,虽然文化没我多,但活得比我潇洒。
讲一件小时候发生的故事吧。
很小时候,应该是我上初中前几年,我和妹妹被父母安排轮流在爷爷奶奶家陪睡。陪睡的目的是值班,值班的任务是避免爷爷奶奶晚上的夜战。
我生性敏感胆小,我当班的时候,非常不想去,但慑于父母的威力,不得不从。
值班时,每每听到爷爷奶奶的争吵声,我大气不敢出,甚至屁都不敢放,只是把头蒙在被子里,悄悄地哭。
小时候胆小也就算了,没想到,随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胆小如鼠的性格却没有发生变化。每每遇到关系冲突时,我不会或者说不敢做一致性表达,而是会躲在被窝里,或者是无人之处,悄悄地哭。
昨天上午宽恕冥想时,再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感觉虽然是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但是对自己的影响力却非常大。
写完觉察日记后,我把这篇文章发给了妹妹。然后给妹妹打了个电话,
询问她当时是如何看待,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
妹妹说:“刚开始,听见爷爷奶奶吵架的时候,我就会假装咳一声,爷爷奶奶听到后,以为她我醒了,于是,暂时停止了争吵。可是,过不了一会儿,爷爷奶奶以为我睡着了,于是,战争再次爆发。”
我问:“你那会是怎么想的?”
妹妹说:“那会儿,我心里是很生气的,对奶奶有抱怨、有怨恨。有时,我也会跟奶奶说,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就让它过去吧。于是,奶奶也把她自己所受的委屈,以及发生事情告诉她。”
妹妹说,她长大结婚后,也把这种模式带到了亲密关系当中。每每遇到关系冲突的时候,她都会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出去。
她还给我讲了一件更小的时候,被妈妈打了之后,昏了过去,顺着炕沿滑倒地上,爸爸掐她人中的事,还说我当时在旁边,跟我同学说“我妹妹病了,不要大声说话”,我,作为比她大两岁的姐姐,缺啥也不记得。
我和妹妹,之所以对同样一件事情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完全不同,不是源于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不同,而是因为我们俩的先天气质不同。
而每个人的先天气质原则是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养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孩子的父母们,请不要拿一个孩子给另外的孩子去比,因为他们的先天气质不同,所以,他们看待事情和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
养育孩子需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