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位女性朋友找我倾诉,她说她心情很抑郁。每天都生活在焦虑当中,很痛苦!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不焦虑?
我尝试着去帮她分析问题,并认真倾听的感受。
大概聊了一个小时左右,准备睡觉的时候她和我说:你分析的很有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如果我要是能像你这样遇到问题能够冷静的分析问题,也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
我和她说:你可能想多了,我其实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时,可能比你还焦虑。我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而且事后会觉得自己的行为非常可笑。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今年的你,没有发现去年的那个你;在某些行为上像个“傻逼” 那可能你还经历的太少,你可能还在原地踏步。
1
每当我们身边的人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作为旁观者,我们总是能循循善诱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安慰他们,试图让他们情绪好一些。
但是,当不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之前懂得的所有道理,好像突然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有的时候还需要其他人来安慰我们。
2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本能总是第一位,而智力永远是第二位。
当情绪发生时,理性永远退居第二位!我们的情绪在大脑中处理的优先级远高于理性。这是千百万年来人类祖先留下来的生存智慧。
所以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道理我都懂,但是依然很烦恼。
因为道理都懂的时候,我们一直是以旁观者的立场进行理解。
但是有些事情必须是我们亲身体会和经历过才能够真正明白。
本能总是轻易地战胜我们的理性,让我们做出很愚蠢却很符合人性的选择。
3
其实很多时候我并不排斥这些情绪带给我的影响,虽然他有时候确实让人挺难受,但是他却是驱使我们脱离舒适区,让自己变的更好的动力所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情绪的功能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讲,它是围绕趋势避害而展开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面对的情绪有:敏感,焦虑,抑郁,愤怒 这四种情绪。
很多人对这种类情绪很排斥,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很反感这类情绪给我带来负面的影响!经常会陷入情绪的漩涡之中。
毕竟谁都希望自己一辈子过得 开心,快乐,没有烦恼。
但是我发现:无论你做出多大的努力,人这一辈子 好像永远摆脱不了 这些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
与其被动的接受它的不好,不如尝试着理解自己并接纳它。
4
心理学家.卫兰 在《暗理性》一书中讲到:
人 每时每刻都在做三件事情:感觉,思考,以及行动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台机器,那就相当于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
我们通过感知外界各方面的信息 这好比机器操作的输入。
然后在通过 眼睛 鼻子 耳朵 以及皮肤接触到的信息进行思考,这就好比机器操作的加工过程。
最后产生我们有意识的行为。
而上面说的这四种情绪,也是属于:输入 加工 和输出这三个过程的产物。
比如:敏感 主要是输出阶段,他是为了让我们捕捉到更多的信号 他能让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所在
比如焦虑主要体现在加工阶段,他是调动资源的一种表现,工作中领导交给你的任务,遇到你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候焦虑可以促使你寻找他人的帮助,同时也让你更加专注于解决问题。
愤怒 往往是输出阶段,他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 当一个人触犯了你的底线 并多次劝说无效的时候 表达愤怒是让对方清楚自己的原则底线。
抑郁 则是所有的防御行为失败之后的反应。他是帮助自己 受伤之后 恢复和面对损失的方式 也就是说 我们遇到问题 用以上的方法都失效后 会进入到一种抑郁的状态 这时候它会告诫自己 我现在生病了 需要治疗 。
当然 任何事物走向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最终都会带来伤害。
所有的情绪 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有的激发我们的斗志,有的驱使我们逃避危险,有的帮我们更好的应对复杂环境。
5
但是有人会问:这些讲的都有道理,但是遇到问题依然会陷入某种情绪当中,无法自拔。
那是因为 当情绪产生的时候,我没有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对资源。
这就好比 你有50架飞机 对方只有一架的时候,你会更有底气,更自信 这时候你就感觉不到 情绪给你带来的困扰。
但是如果对方有100架飞机,这个时候你的应对资源就远远不够了。这时你就会恐惧 会焦虑。
又或者 经常有人说 贫贱夫妻百事哀,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本质上也是因为“贫贱”意味着缺乏更多的生活应对资源。
当你们结婚后两个人要面对各种经济问题或是人际问题时,你们没办法拿出足够的应对资源进行解决,这些没能解决的事情就成了他们的烦恼。在麻烦的积累过程中,往往更容易爆发冲突。
这就是应对资源对我们情绪和反应的影响。
如果在一件事情上,人们缺乏足够的应对资源,就会有较重的思想包袱。
这种思想包袱会让人们在面对损失或者不利时,产生更多的愤怒或者害怕情绪。
6
所以,定义一个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看这个人有多聪明 多能干,而是它看待问题的角度。
当我我们遇到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产生情绪的时候,可能这个时候,你并不具备足够的应对资源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那这个时候关注的核心也许就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更好的获得更多的应对资源。
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不在,“事件”本身,而是会去想着如何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这个时候,负面的情绪 转化成动力!并推动自我的成长。
最后引用 古典老师 的一段话:
我们常常以为是事件引发了你的情绪,其实是你内心看法引发了情绪。
改变信念,也就改变了感受;改变感受,也就改变了内心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信念构成的世界里!这是幸福快乐的终极之道。